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9年度全国100个重点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南阳市位居第44名,在华中区域9座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9座城市测评结果排名先后依次为:南阳市、襄阳市、武汉市、郑州市、长沙市、宜昌市、岳阳市、洛阳市、衡阳市,其中河南省其余两座参评城市郑州市、洛阳市分列第77名、96名。
据了解,2019年度消费者满意度100个测评城市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的城市,测评主要采取统计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实地拦访调查,由中消协组织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于2019年8月至12月在全国100个被测评城市同步开展,通过专家评议、消费者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运用调查结果,对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进行全方位评价,对测评城市的消费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等重点消费指标水平具有较高参考意义。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作为民心工程来抓,挖掘消费潜力,拓宽消费空间,优化消费环境,狠抓消费维权,提振消费信心,2019年南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04亿元,同比增长10.2%,人民群众的消费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服务民生,高质量扩大消费供给
消费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我市持续把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摆上重要位置,打造消费载体,创新消费模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重点供给,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
强力打造“两个中心”载体。以现代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作为扩大消费供给的有效载体,至目前,6个现代商贸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摩根商业综合体和建业凯旋城市综合体已建成投用;烟草配送中心、东森医药物流、国药控股医药配送中心、卧龙高端共享仓储物流、宛美物流园等5个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
推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社旗、镇平、西峡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达到8个,居全省第一位。河南南阳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等9个项目已正式运营或试运营,入驻、培育、上线企业达到2800余家,实现交易额23.2亿元。
保障重点产品供给稳定。开展重要节假日的市场保供工作。2019年,及时组织相关企业储备猪肉200吨,牛肉、羊肉各50吨,蔬菜2500吨,白糖50吨,确保了中心城区“双节”期间肉品及蔬菜市场供应。针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市场形势,认真开展猪肉储备工作,在全市组织落实冻猪肉储备1100吨,缓解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确保了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
硬核举措,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
人民群众能否买的放心、吃得安心、用的省心,一直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记挂的“操心事”,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
开展“放心消费”全域创建。成立了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建立有效的落实和评价机制,全面开展放心消费单位、放心消费示范街区、放心消费县(区)建设,推动全域、全业、全程消费环境不断提升。至2019年底,在全市建设放心消费示范单位600家,示范街区(景区)60家。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突出民生领域价格监测监管,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对民生领域生产、流通、销售等全链条进行价格提醒和告诫,及时处置价格突发异常波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销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重拳打击,累计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25万家,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41起,立案83起,涉案处罚金额116.5万元,公开曝光价格违法案件11起,保持了我市市场价格水平的稳定。
加强计量监管。组织开展民生计专项监督检查,以商场超市、加油站、农贸市场等为重点区域,以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民用“四表”等为重点行业器具,严查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15.8万台件。
加强互联网交易和广告监管。以网络交易平台、大型购物网站和企业官网为重点,不定期开展行政约谈,提高电商平台的守法自律意识。2019年以来,共巡查、检查网站、网店1863次,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136件,查处各类网络市场违法案件86起。
管控风险,强有力保障消费安全
消费市场没有零风险,要保障群众消费安全,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模式,综合运用监督抽检、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网络监测等方法,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兜牢安全底线、守住安全红线。
全面排查整改风险隐患。加强抽检和风险监测。2019年度,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检7253批次、药品抽检1221批次、化妆品抽检91批次、医疗器械抽检72批次,对检出的159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核查处置到位并下架退市;抽检电线电缆、水泥、化肥、油漆涂料、食品相关产品、防爆电气、农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2种产品共154批次,合格率100%。
全面加强信用监管。督促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开诚信经营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开展文明诚信企业商户、放心消费先进示范单位等评比活动,通过门店挂牌、网上公示等鼓励先进,引导文明、诚信、依法经营。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组织实施打击假冒伪劣综合执法行动,建立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林业、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打击侵权假冒联席会议,以消费者反映问题最为集中的食品安全、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等为重点,对制假售假行为必须零容忍、出重拳,保持高压态势,有力净化和维护市场秩序。
社会共治,多角度推进消费维权
坚持群众举报无小事,积极畅通举报渠道,努力化解矛盾纠纷,鼓励支持舆论监督,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坚决打赢维护消费安全的人民战争。
打造“12315”维权平台。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知识产权等5条举报热线进行整合,打造“12315”多功能集成服务平台,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实现“一号对外、集中接听、各级承办”, 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畅通消费者诉求表达、矛盾化解和权益维护渠道,建立了统一、权威、高效的“12315”维权工作体系。2019年,“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32628件,其中咨询电话23036件、投诉6779件、举报2813件,办结率为98.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6.7万余元。
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积极开展放心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建设,推动消费维权服务向更多领域延伸,实现一般消费纠纷调解和投诉处理“不出门点、不出社区、不出村组”,至目前共打造放心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30家。督促电商平台、大型商场、超市等落实赔偿先付制度,持续抓好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协同监管网络平台和移动APP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组织开展消费维权主题活动。打造了“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计量日、知识产权日等公益宣传载体和平台,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宣讲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政策法规,普及辨假识假科普知识,展示消费维权工作成效,夯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营造消费安全的社会氛围。
公开光爆典型案。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拒不整改的企业与经营者向社会披露,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公开曝光,正确引导企业诚信服务,规范经营。2019年,发布消费警示9期和全市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件,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5356件,办结率98.7%,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96.7万余元。
南阳报业传媒记者 刘力果 通讯员 姜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