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5个最美枯山水庭院

2019-06-11   岁友空间


枯山水庭园,

有着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即便不是参禅者,

眺望枯山水庭园,

也能获得片刻的平静。

在日本境内的枯山水庭园很多,

各有其不同的个性。

我们一起来感受枯山水庭院

带给我们的风采与魅力。

...

-枯山水庭院-

No.1

京都|龙安寺石庭

龙安寺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创建于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安寺的石庭是以油土矮墙围成的长方形庭院,长25m,宽10m。地面铺着一层细白砂石,表面梳着极整齐的波纹。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砂石耙成的同心波纹(寓意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禅意十足。




一直以来,关于庭园中组石的独特布局大家众说纷纭。因石庭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因此凡是入园之人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静静地凝视眼前的景致,通过砂、石之妙趣来参悟布道者的深刻蕴意。




五组石头的布局应该是经过精心的揣摩,以至营造出这般不可言说的视觉效果。后人曾对龙安寺石庭这五组岩石的含义提出了多种猜测,如一头母虎带着幼仔涉河、如云间露出的山顶、如汉字“心”或“意”的笔画等等,但这些说法都没法非常贴切地诠释该石庭带给人的那种无限平静和愉悦的独特内涵。


No.2

冈山县|赖久寺庭园

除砂石枯山水这种大家所熟知的庭园类型外,还有一种以常绿低矮灌木植物为主、以砂石为辅的特殊类型的庭园,即所谓的“修剪式枯山水”。此类枯山水庭园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冈山县的赖久寺庭园,该庭园诞生于桃山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由当时最著名的造园家小堀远州设计。



该庭园中央虽有一小池,但观赏的焦点却是在被修剪过的植物上,因而被人们当作修剪式枯山水来看待。位于水池东北部的修剪植物有三个层次,前低后高,成条带状,犹如大海的波涛。水池南面还有象征龟岛和鹤岛的修剪植物,位于白砂坪中,犹如蓬莱仙境一般。庭园中象征波浪、龟岛、鹤岛的修剪植物是山茶花树和杜鹃花树。



虽说赖久寺庭园因有一个小池可能算不上纯粹意义上的枯山水庭园,但其设计与布局整体上与枯山水庭园并无差异,而且相比于常见的砂石枯山水,其风格也更为独特,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No.3

和歌山县|金刚峰寺

金刚峰寺位于日本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町高野山,为高野山真言宗派的总本山,供奉的本尊为阿閦如来。它最早由-大师空海创立于弘仁7年(816年),现在游客看到的整个寺庙是武将丰臣秀吉1593年为了悼念亡母而建的青严寺在火灾中烧毁后,于1863年重建的,1869年改成现名,距今已有1200 年历史。



寺中有日本最大的枯山水庭园蟠龙庭,面积2340平方米。园内白砂满布,在白砂所代表的云海中,两条蟠龙遥遥相对,左侧为雄,右侧为雌,威严地守护着整个金刚峰寺。




寺内以主殿为中心,林立着别殿、新别殿、奥殿、新书院、经藏(藏经阁)、钟楼、护摩堂、不动堂等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和歌山县备受游客喜欢的寺院建筑群落。



主殿东西长60米,南北长70米,是举行寺院重大仪式的地方,殿内的日式滑动门上还保留着日本16世纪著名画家—狩野元信(Motonobu Kano)的绘画,是不容错过的看点。


No.4

依水园

奈良

关键词:

位置处于东大寺与福寺之间

为国家指定名胜

依水园是日本的著名庭园之一,被定为日本国名胜。依水园内分前后两园,前园建于江户时代宽文12年(1673年),由清须美道清建造,后园建于明治时期,由奈良的实业家关藤次郎建造。依水园名字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是池依傍着吉城川的水而得名,也有说园内的池塘形如草书题而得名,还有说来自杜甫的诗句:“名园依绿水”。





No.5

二条城 清流园和乐庵

【京都】

关键词:

徳川家康在二条城时制作的庭园

国家特别名胜


将军家的气派还表现在二条城的庭园上。一座二条城但是庭园就有三个,包括最出名的二之丸庭园、本丸庭园、清流园。庭园的设计是中国式的设计,可见明朝时代中国文化依然深重地影响着日本中央政权。


日本京都二条城(Nijo Castle)曾经是德川家康的寓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中的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之一,建筑颇有具特色。二条城清流园和乐庵建于1965年,结合了日本转统样式和欧美风格。这庭院体现了壮观,明朗,风雅的特色,将1100个左右的各种各样风格的美石摆在里面,还有一个亭子和一个茶室。其中的300个美丽石料是从全国各地收集过来的。









No.6

京都|金福寺枯山水庭院

金福寺位于京都北郊,属南禅寺派,这里不仅是当地人们非常喜爱的赏枫之地,也是京都著名的枯山水庭园之一。



金福寺的枯山水庭院主要由白砂布置而成,背靠假山,风格简单质朴,使观者内心平静,而待花开之时,砂石的洁白与杜鹃的艳丽又形成强烈的反差,美得炫目。









No.7

岛根县|足立美术馆

足立美术馆位于岛根县的安来市,创办于1970年开馆。连续十一年蝉联日本庭院第一,被誉为“日本最美的庭园”。




该庭园秉承足立先生“庭园就是一幅画”的创园理念,以借景的方式把原本不属于园区的山水,却因角度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展现的淋漓尽致,使整个庭园虽然看起来小巧玲珑,但主景错落有致,层次感很强。






庭院以横山大观的名作《白沙青松》为主题,这是足立全康千辛万苦打造的庭院。大大小小的松树有节奏的沿着缓坡白沙的丘陵分布,将画作里的世界活灵活现的地表现出来。






“枯山水庭”“白砂青松庭”“苔庭”“池庭”等六个共5万多平米的各式创意庭园,用借景的方式将原本不属于园区的山水,在视觉上与其他景色融为一体,体现了“和”的统一。




No.8


京都|西芳寺洪隐山

属日本临济宗天龙寺派。位于京都市西京区松尾神韹谷町,山号洪隐山,又称苔寺,本尊为阿弥陀如来。此寺原为飞鸟时代传奇人物圣德太子的别庄。:奈良时代,僧人行基在此建寺,最初称“西方寺”,供奉的是阿弥如来:平安时代,留学僧空海曾在这里举办过放生大会。当信奉禅宗的梦窗疏石接手后,寺名“西方”改为“西芳”,它出自禅宗开创人达摩留下的句子:“祖师西来,五叶联芳”。




其庭园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庭园为枯山水式园林,下段则为池泉回游式庭园,满园生长有100多种苔藓植物。因此,西芳寺又称为“苔寺”。西芳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园之一。



西芳寺景区介绍 进入西芳寺的青苔庭园,就像走进了一个被施了魔法的森林。它是伟大的禅宗僧人梦窗疏石(1275-1341年)在1339年设计的。在过去,它像龙安寺的庭园一样朴实无华,现在青苔生长起来,已有100多个种类,形成了长在枫树下面的富丽地毯,也就赋予了这个地方一个通俗的名字--苔寺。



No.9

京都 银阁寺庭园

银阁寺的原名慈照寺,是日本室町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宝级建筑。银阁寺内的银沙滩和向月台为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式庭园,是江户中期之后建造而成的。圆锥形的砾石置于铺满白砂的空地上,白砂象征着大海,而砾石上砂砾制造出的纹理则代表着万顷波涛,构成一幅极为抽象的风景画。







银阁寺的美是和金阁寺那种富丽堂皇截然不同的精致古朴之美!每一株绿植,每一潭浅水,每一块怪石,都看似随意,却与周围的景致配合得恰到好处,让你每走一处,都不禁感叹它与自然结合的精巧细腻!



No.10

京都|东福寺方丈庭园


东福寺为京都五山之一, 东福寺建于嘉祯2(1236)年,共有25院,是临济宗东福寺派的总寺院。在寺院正面的南院,用比作四岛的巨石和沙纹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西边的假山代表五山,表现人间仙境。



东福寺取奈良东大寺和兴福寺的头两字为名,称为东福寺。东福寺体现了禅宗建筑风格,寺内的东西南北建有风格迥异的方丈庭园,其中以北庭最为著名。寺内的洗玉涧通天桥,每到秋季,便成为京都观赏红叶的最佳观景地。



丈庭园由日本造园大师重森三玲于1938年建造(东福寺于明治时代初期遭火灾,烧毁了佛殿、法堂、方丈等建筑,因而方丈庭园于1939年重建。它是在东福寺自镰仓时代建立以来的庭园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抽象艺术的结构而营造成的一个枯山水式禅院庭园。



与其他禅寺的庭园不同之处在于,东福寺方丈的四周全部都是庭园。据说,它们是按照佛中的八相建造的,因而叫作八相庭。所谓八相,指的是释迦牟尼出现在这个世界以来,对众生显示的八种相,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和入灭,它们分别表现了瀛洲、蓬莱、方丈、八海、壶梁、五山、井田市松和北斗七星的八个相。




北庭造型主要以青苔和正方形石头组合,分布在小方格内;



东庭布局则更为利落,利用七根圆形石柱排布在青苔田中,象征大熊座中最主要的七颗星北斗七星,展现出一个小小的宇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