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已经过去了!
我们仍然铭记
也将永远铭记——
距离震中仅30公里的汉旺镇
是德阳绵竹的工业重镇
这里有60余座高层建筑
强震后几乎没有一座建筑完好
位于汉旺地震遗址的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摄影309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
请跟着我们的镜头
看一看这个强震12年后的工业城镇
楼房林立的汉旺镇,不难看出往日的繁华-摄影309
这座定格在14点28分的钟楼
是对历史的见证与铭记
永远屹立于此
广为人知的定格钟楼,仍然屹立在这里-摄影309
官宋硼堰取水枢纽、东汽厂房
整齐划一的建筑
也定格在了十二年前
昔日繁忙的厂房、宿舍已成历史-摄影309
从这些残垣断壁中
不难回忆起地震前汉旺镇的景象
餐馆窗户上的褪色的菜单
爬满藤蔓的招牌
仍然鼓舞人心的企业标语......
无声却震撼
菜单和招牌似乎还在招徕客人,标语仍然振奋着人心-摄影309
十二年过去了
我们仍然记得
那一时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那一坐标
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中国,四川,汶川
那一场殇
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
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那一抹绿
地震发生后至2008年9月11日
全军14.6万名部队官兵、
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出动
图为“空降十五勇士”从震区归来后在机场的合影:从左往右、从后到前依次为——刘文辉、李玉山、王磊、赵海东、刘志保、雷志胜、殷远、赵四方、王君伟、任涛、李振波、于亚宾、郭龙帅、李亚军、向海波。
这场灾难
造成了满目疮痍,涕泗横流
但是也有一些勇敢的、治愈悲伤的故事
陪伴着我们前行
令人难忘的照片《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山体垮塌,乱石滚成了陡坡,一条转移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被埋,再加上泡了一天一夜的雨,泥泞难行。在转移被困人员时,救援官兵用身体搭起人梯,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
2008年5月13日,四川北川,刚刚从废墟中被营救出来的3岁儿童郎铮,向解放军敬礼表示感谢。这一次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2008年5月15日,绵竹市汉旺东汽中学,灾难过去80个小时,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抬出废墟。他说,“叔叔,我想喝可乐”。
2008年5月15日,北川县城,一位医护人员站在倒塌的废墟顶部望着整个县城,背对着镜头的他已是眼泪纵横。
2008年5月18日11时,直升机降落在绵竹市金花镇三江村临时停机坪,开始营救被困村民,这里是灾区最后一个孤岛。
若干年后
被拯救者已经成长
有的成为了翩翩少年
有的参军入伍,成为了守护者
不屈奋进的精神一直在延续
当时鼓舞了很多人的“敬礼男孩”郎铮, 现在已成长成一名翩翩少年,每逢节假日,他还会给曾经帮助他的解放军叔叔和医护人员发短信慰问,还会聊聊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十二年前,乐观的“可乐男孩”薛枭用这句话逗乐了很多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可口可乐的公益活动部门。如今,截去右肢的他,已是成都可口可乐博物馆馆长。
程强,12年前在送别救援官兵时,他高举横幅”长大我当空降兵”。2014年已经拿到大学通知书的他选择参军入伍,成了一名空降兵,圆了儿时梦想。
蒋宇航,在废墟中被压5天5夜后,被官兵成功救出。他说:“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渴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2008年5月13日,北川中学学生李阳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救助自己的同学。大三时李阳选择参军入伍,他说要当个好兵,为家乡人民争气。
夏雪晗,亲眼见到弟弟被救,从此心生参军梦,大二入伍,苦练成为军舰操舵手。
余会武,地震中看到官兵们奋不顾身用双手刨土救人时,深受震撼。16岁就报名参军,因年龄小被退回,大学毕业后,终于如愿成为一名特战尖兵。
那只被埋36天的“猪坚强”
现在也仍然坚强地活着
成为了建川博物馆的一道风景
猪坚强现在已经过了12岁,体重超过了400斤,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站起来,但它依然坚强。
时间在前进
生活仍在继续
汉旺新镇也早已恢复了元气
迎接着人们的到来
焕然一新的汉旺新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未来-摄影309
在这里的留言墙上
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
祝福祖国、祝福四川、祝福汉旺
祝福自己的家乡
也祝福所有人的明天
祝福祖国、祝福你我、祝福全世界-摄影309
十二年过去了
让我们
共担苦难,共享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