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同性恋情,讽刺父权形象,台湾拍了部内地拍不出的好片

2023-08-11   尘飞扬说经典

原标题:借用同性恋情,讽刺父权形象,台湾拍了部内地拍不出的好片

单看片名,《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就是一部内地拍不出的电影。

相关政策规定,不能拍鬼片。

《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用鬼的形象拍世俗人心,是一部不看可惜的佳作。

它看似讨论同性恋情,其实是父子关系。

如果你不介意剧透,那就继续阅读。

影片有个强大的反转,我们以为毛毛同性恋情的最大困境是父亲,后来才知道是毛毛遇人不淑。简单讲,父亲反对毛毛结婚,因为他知道毛毛爱的人,不是他应该爱的人。

影片中最让东亚人窒息的一幕是,毛毛鼓起勇气说他要和家豪结婚,父亲坚决反对。

“爸,有件事我想很久了,我和家豪要结婚。如果你们……”
“你要和他结婚的话,我绝对不会答应的。搞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 ”
“我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哎。”
“不用说了。”
“你知道我鼓起多大勇气,才跟你说这些的吗?”
“我不知道怎么说啦,我也管不了你,你要是跟那个男的结婚的话,以后就不要叫我爸。”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毛毛一样想和同性恋人结婚,但他和父亲的交流模式,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

毛爸和毛毛最大的困境是,他们始终没有建立平等交流的父子关系。毛毛的诉求是,“找一个两情相悦的人组建家庭。”毛爸的诉求是,“希望毛毛不要受伤害。”

然而,毛爸明明知道毛毛遇人不淑,他没有告知毛毛真相,却对毛毛说狠话,甚至用断绝父子关系的狠话威胁毛毛。

这是最讽刺的地方,毛爸本来希望毛毛不要受伤害,他却成为伤害毛毛的人。

毛毛奶奶对毛爸有个精准的评价 ,“你爸脾气臭,嘴巴臭,其实他很爱你耶。”

毛爸当然是爱毛毛的。影片有细节,毛毛是环保人士,毛爸用环保餐盒点外卖,毛毛喜欢家豪,毛爸会主动给家豪买吃的。

毛爸发现家豪是玩弄毛毛感情的浪荡子,他却没有告诉毛毛真相的勇气。

毛爸借用强势的父权来反对毛毛的婚姻,绝对是下下策。

根本原因在于,毛毛受过高等教育,他有反抗父权的思想能量。断绝父子关系的威胁,不会让他放弃家豪。

因此,当父子俩不欢而散后,毛毛依旧联系家豪,表达结婚意愿。

毛爸和毛毛的博弈,证明了父权的衰落,甚至父权已经成为造成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毛爸为何说“杀死毛毛的不是林孝远,而是我”的原因。

我很喜欢《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这部电影,它用喜剧桥段拍深沉悲剧。

看过影片的人会觉察到,它善于用部分真实造成误解来做喜剧反转。

例一,大婚之夜,证婚法师投出圣茭(一平一凸)的卦象。毛毛奶奶非常开心,可见毛毛对这门婚事很满意。

后来,毛毛揭秘圣茭卦象是父亲不小心导致的。

例二,毛毛为了协助吴明翰办案,偷听吴永康打电话,他从“孝哥”两字中判断吴永康是孝哥的卧底。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误解。

这两个例子的底层逻辑都是部分真实会造成巨大误解。它和毛爸反对毛毛婚姻的误解不一样,前者造成误解的主要因素是偶然,后者的主要因素则是结构性困境。

毛爸在毛毛面前的盛气凌人,是他不合时宜的父权。

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儿子(同样适用于女性),一个有着传统思维的父亲,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发生了惨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已经是当下中国人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观众能在这里面找到共鸣,这是影片能获得不俗口碑的主要原因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这个我的主体可以是吴明翰,也可以是毛毛。

如果我是吴明翰,鬼就是毛毛。如果我是毛毛,鬼就是毛爸。

说毛爸像鬼,因为他的父权形象早就腐朽不堪了。在冥婚那一夜,有个让人害怕的镜头,毛爸的相片和毛爷爷,毛太爷爷等人的照片挂在墙上。

我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毛爸已经去世了(去世是变成鬼的标志),这不是我过度解读。在行礼前,毛毛奶奶让吴明翰看家庭相册,里面有毛毛和奶奶的照片,没有毛爸的踪影。观众都会以为毛毛是个幼年丧父的可怜虫。

这是影片的精细处,暗示毛毛没有得到充分的父爱,这也是他在情场容易被骗的原因吧。

话说回来,当我们以为毛毛没有父亲时,毛爸在掷茭的关键时刻出场了。前文说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笑料。

影片中的吴明翰是个自我为是恐同的大直男。我不太理解,直男为何会讨厌男同。 理论上讲,直男和男同不是一个赛道的,两者没啥利益冲突。现实是男同爱男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和直男一样去追女人了,竞争对手少了,这对直男是好消息啊。

《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中,吴明翰最终从一个恐同人士真的爱上了毛毛。证据是,吴明翰坐在电脑前拿纸巾。对直男时期的吴明翰来说,纸巾意味着他要看毛片打飞机,而现在的吴明翰,会拿着它一边和毛奶奶,毛爸通话,一边用它擦鼻涕。

纸巾的用途变了,意味着毛毛的性取向变了。

这一幕似乎给了我一个答案,恐同即深柜。有些标榜直男的人敌视同性恋,底层逻辑似乎是“你爱男人,为何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