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迎来最热40天,牢记5忌5宜,让你健康一整夏!

2024-06-22     京津冀消息通

夏至一过

意味着一年中

最热的时候就要来了

不过不用担心

牢记5忌5宜

让你健康一整夏!

这5件事千万别干!

1.吃隔夜菜

夏天,一些隔夜凉菜舍不得扔掉,经常第二天继续吃。但是,这样容易影响健康。

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2.猛喝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端起杯子猛灌水,这种方式也不对。

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大口饮水可能引起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

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在200毫升(普通茶杯一杯)左右。不要等到渴得难受再喝水。

3.冲冷水澡

炎热夏季,冲个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4.空调低温开整夜

很多人睡觉喜欢整夜开着空调,但是这样做很伤身。医生提醒: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这些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

5.贪吃冷饮

伤胃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

医生表示,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

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不妨试试这5件事!

1.泡脚除湿

古人云“长夏多生湿病”。

夏至节气,可在每天睡前1小时,用热水泡脚20分钟,使身体微微汗出。

这样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经络,起到健脾祛湿、通经利水、缓解疲劳的作用。

2.喝绿豆汤

绿豆可谓夏季消暑解毒养身佳品,夏至后喝绿豆饮最解暑。

医生建议,为突出绿豆清热解毒功效,煮绿豆饮时有技巧:一是不要去皮,绿豆衣中含大量营养成分;二是不宜时间煮过长;三是为了减少氧化,应盖上锅盖为好;四是尽量避免用铁锅煮。

3.多吃瓜类

医生建议: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荐“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还能利尿。

当然,好处虽多,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也应注意西瓜不要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否则容易伤及脾胃。

4.按大椎穴

夏至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对于容易在秋冬季节受凉发病的咳嗽、哮喘等虚寒病症,可以顺应天时,在夏至后的三伏天中选用补阳的穴位进行调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治未病”效果。

正坐取穴,当我们低头时,于颈项后正中线可看到最高突的一椎骨,并可随脖子转动,是为第7颈椎,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大椎穴。

按揉时可行指揉法,将食指或中指(或由他人协助以拇指)置于穴位上,以适中力度按揉,微觉酸胀并皮肤稍潮红为度,每次操作约10分钟,每日可按揉多次。

5.晚睡早起+午睡

夏至起居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无论多热,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可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来源:山东疾控

夏季到来,如何应对腹泻之细菌性痢疾篇

哪些人容易招蚊子?夏季防蚊虫必杀技来了!让你过一个美好夏天(蚊子除外)

天一热就不想吃饭,怎么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54bfffa2d398c684931774e2cafe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