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快递小哥”,获五星好评!

2020-03-09     北京政法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防控战役也不例外。继“托尼老师”们闪亮登场之后,全局各单位的“快递小哥”、“外卖老哥”们也开始带起了节奏。

快递小哥,使命必达

“乔哥,下次再送文件的时候,顺便把我毛巾捎过来......”

“霍哥,方便的话再给我带一个......”

小跑快递

不知不觉,清园监狱行政科民警霍士桐和乔城这对最强“CP”快递业务,营业时间已经超过了四十天。

他们每天风风火火,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对讲机呼叫频率是最高的,走路是最多的。作为后勤保障的“小跑快递”,他们可是身负重任,负重前行。

首先要做好小宗的“快递业务”。负责代干职去医院开药、运送物资、邮局收发文件。两位“快递小哥”可谓“接单”接到手发抖。他俩到民警宿舍代取包括警服、内衣等各类物品,有的民警可能忘了东西放哪儿的情况,他俩还要一间一间的找,一遍一遍地问。狱内部分干职存在慢性疾病,长期服药,常备药品储备出现不足,霍士桐就主动前往医院为监管区、隔离区的干职开药,并分类整理,层层转运送到每位干职手中。

同时还要做好大宗的“物流业务”。往狱内、隔离区、狱外机关运送防疫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所有他们经手的物品,都要放到指定地点,进行严格检查消毒。乔城经常接到这类电话:“前几天损坏的打印机已修好,现在在单位门口,需要去取一下送到办公室”。挂掉电话后,乔城拿起电瓶车钥匙就走,将放置在监狱外围大门的打印机经过严格消毒后,迅速装车运到办公楼,此时的他又化身搬运工,“哼哧哼哧”地把沉重的打印机抬到楼上。像这样的交接任务,他们每天要往返多次。

行政科的常规工作同样不能落下。晚上十点半:“小霍啊,我这办公室的灯管坏了,房间太暗了,今晚加班肯定要很晚,你看这会有时间找个师傅来修一下吗?”“好的,我现在就去找新灯管,联系师傅过来维修。”用了不到十五分钟,灯管更换完毕,霍士桐和电工师傅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去。霍士桐说:“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很累,工作多,精神紧绷着。但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要高标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外卖老哥,五星好评

清河分局行政处民警刘钦华作为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大年初四开始至今,主动承担起分局范围内所有被隔离民警的送餐任务,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外卖老哥”。

刘钦华送餐追求绝对的准时准点,每当被隔离人员听到门外“当,当当当”的敲门暗号,就知道是刘哥来送餐了,时间相差超不过三分钟。因为刘钦华戴着口罩,许多人都没有看过刘哥长啥样。但是每个人都对这位老大哥心存感激,稳稳的五星好评。

搬运送餐箱是一个技巧活,用来保温的泡沫箱,盛的东西多,但又不太结实,需要轻拿轻放。有时看到保安小伙子有点毛手毛脚,刘钦华就会马上制止:“轻一点稳一点,万一给碰碎,饭菜撒了一地可怎么办。”每天送完餐返回,机关食堂的饭菜也有点凉了。食堂工作人员心里过意不去,要给他热一热,刘钦华对此婉拒:“你们都忙一天了,千万不用管我,只要隔离同事能吃上热乎饭,我一个人吃的凉点无所谓。”

每天,刘钦华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开始整备车辆,并给车辆消毒。他严格遵守“点对点”的送餐要求,沿途不去任何一个其他地方,不搭乘任何一个无关人员。“不是去送餐,就是在送餐的路上”,这是同事们给刘钦华的评价,也是他责任感、使命感的形象诠释。

“饭碗里有政治,食堂里有警心” “后勤不后,行政先行”,这是市局党组一直以来都在倡导的工作理念。越是在疫情防控战的关键时期,就越需要多一些这样暖警心的做法,多一些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保障人员。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让整个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序推进,让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心情更加舒畅。

来源:北京监狱与戒毒

编辑:郜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dKCw3ABjYh_GJGV6T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