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四野”,四野下辖4个兵团,兵团政委分别是肖劲光、肖华、莫文骅和赖传珠。
莫文骅在开国将军之中名气不大,这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许多政工干部的名气都不大,不过他的才能还是相当不错的,莫文骅是南宁市江南区人,与许多开国将军不一样,他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环境中。
小时候他上学的开销相当高,除了学费之外,他每天还需要4个铜板的花费,两个铜板吃中午饭,两个铜板当渡过邕江来回的船钱,这样的求学生活持续了4年,1925年,莫文骅考上了广西省立第一中学。
1929年12月11日,莫文骅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起义后组建了工农红军第7军,莫文骅成为了军部机要参谋,此后他参加了诸多战役,历经战火洗礼的莫文骅,得到了第7军军长张云逸的欣赏,并亲自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
不久后莫文骅跟随部队一起到了苏区,见到了毛主席,参加了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在战斗中莫文骅多次立功,在1932年的赣州战役中,莫文骅亲自指挥40人的敢死队冲锋,战斗中他的手不幸被炸伤。
长征抵达陕北之后,莫文骅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他既是学员也是工作干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莫文骅被调任到了留守兵团担任政治部主任,肖劲光担任兵团司令,政委一职尚空缺,等于说是莫文骅和肖劲光搭档。
由于留守兵团政委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空缺了许久,有一天高岗向政治部主任莫文骅自荐,莫文骅认为高岗并不合适这个职务,就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替高岗推荐,没想到莫文骅此举让高岗误以为是针对他,从此记在心中。
后来政委一职由肖劲光兼任,莫文骅原本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后来高岗成为了东北军区司令兼政委,莫文骅担任政治部主任,俨然成为了高岗的下属,后来在评级上莫文骅的评级自然就低了一些。
据说对此莫文骅晚年也提起过,直言自己是得罪了一个人,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无法追本溯源,无论是上将衔还是中将衔,莫文骅对革命和对新中国的贡献就摆在那里,他本人对军衔高低并不看重,2000年5月31日,莫文骅病逝,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