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年有一个邀请女画家的节目,她对汪涵的评价有着惊人的意义。
在节目中,女画家通过主持人的现场绘画,对几位主持人进行了评价。
汪涵提交的画有山有水,意境很棒。
女画家仔细看了一会儿,““他就是非常自命不凡。””
汪涵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停不下来。
后半段再也不听嘉宾的话,开始看着缝针马上就混乱了。
明眼人都能明白,汪涵的意思是针锋相对。
他请女嘉宾也画画,聊了起来,分析了女嘉宾的性格:
“她很顽固,控制欲很强。 ”
不忘回报“自命不凡”的一箭之仇,反问女嘉宾。
“你分析过自己为什么不能结婚吗? ”
说不好的话,赶紧反驳。
被击中要害时针锋相对。
这反而印证了女嘉宾对他的评论。 我自命不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命不凡渐渐变得“傲慢”,在汪涵的身上越来越清晰。
但傲慢得了一时,傲慢不了一世。
如今,傲慢的代价终于来了。
汪掌握的招牌《天天向上》官宣改版了,但从此前的“改版”到停播的《快乐大本营》来看,这款长寿综艺的未来尚不明朗。
这是汪涵承受的代价。
毕竟,没有《天天向上》,也没有他的今天。
一、芒果台一哥
汪涵成为芒果台大哥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身体原因,高考时他一度与大学失之交臂,最终成为湖南广播电视学校的大专生。
毕业后,他从最基础的剧务做起,在节目上做杂务。
当然,志向远大的汪涵并不满足于这种默默无闻的生活。
工作之余,他拼命练习台词,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成为真正的主持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他和马可一起主持了节目《越策越开心》。
广播效果出乎意料,芒戈看到汪涵的潜力,决定交给他一个重任。
那时,《快乐大本营》一家独大,何炅带领的“快乐一家”如日中天。
为了平衡节目的生态系统,芒草计划推出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与《快乐大本营》是两回事,即《天天向上》。
与以前《越策越开心》积累的观众有缘,加上湖南卫视拥有的流量热度,《天天向上》广播是高峰。
那边的《早本》主要以玩为主,而《天天向上》娱乐和学习兼具,创办了很多文化特色的节目。
例如,有“礼仪之美”、“名门点球”等环节。
因此,比《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的评价更好,收视率也曾经更高。
高峰时期,《天天向上》冠名费达到2.5亿。
有这样的节目作为跳板,汪涵的身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他虽不是科班出身,却坐在芒果哥的位置上,与何炅分秋色。
汪涵能得到今天的地位,是《天天向上》给他提的。
汪涵自己也很清楚这件事,也明白芒果台和《天天向上》对他的重要性,所以无时无刻不在向芒果台表明内心的感受。
“生于湖南台之人,死于湖南台之鬼。 ”
忠实的员工谁不爱?
借助芒果台的力量,汪涵的资源越来越好,顺利实现了主持生活的飞跃。
《天天向上》广播的第二年,他开始进入职业生涯。
各派对决不缺席。
广告受到了牵连。
刘涛曾在微博上求助网友,称自己在丹麦遭遇抢劫,但未能联系上相关部门。
网友建议的是求助的汪涵。
刘涛倾听了网友的建议,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由此可见,在芒果台耕作多年,汪涵背后的人脉也非常厉害。
正如汪涵自己说的:
“如果有一天我落魄在湖南敲门,每个人都给我钱,我就能东山再起。 ”
人脉有人脉,资源有资源。
作为人气王牌节目的头号主持人,汪涵直接决定了嘉宾的曝光量。
对演艺圈来说,有曝光就意味着有成名的机会。
而位高权重的汪涵,自然成了大家引以为豪的对象。
在节目中,其他几个每天的兄弟都有。
在节目之下,观众拿着,芒草台拿着。
无论说什么都有人和好,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夸奖。
时间一长,人就容易浮起来。 傲慢随之而来。
二、上去容易下来难
得益于《天天向上》的节目定位,——弘扬文化,传播知识。
汪涵需要经常保持自己的“知识分子”角色,引用经典,出口成章。
可人一旦飘了,就变成了卖弄。
有人说:“最好的主持人不是抢话,而是让嘉宾多说话。”
汪涵有时做不到这个。
在节目中,嘉宾认真地普及专业知识。
他突然提到元素周期表,汪涵问:“这个我知道啊。”
张开嘴巴把周期表背了一遍,台上的其他几个主持人马上随声附和鼓掌。
汪涵一脸得意,然后扯上其他无关紧要的话题。
被中断介绍的嘉宾没办法,只能在风中乱搞。
喜欢卖,被捧得团团转,长期以来,“好为人师”的缺点也备受宠爱。
随着《陈情令》的火爆,《天天向上》主持人王一博的名气越来越大。
节目录制的间隙,热情的粉丝对着王一博喊道:“妈妈我爱你。”
这句话一出,汪涵不高兴,怒斥粉丝“不知廉耻”。
在汪涵看来,“妈妈”是神圣的语言,他认为粉丝们的这一行为有很多不妥也可以理解。
然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吼”,汪涵偏用了最激烈的一个。
当恭维的声音成为主流时。
生活中充满了自豪的话语。
初心被骗了。
高峰不能停止。
2015年,在《我是歌手》的直播中,孙楠临时宣布退场,汪涵不得已主持大局。
他先向孙楠确定情况,然后安抚观众情绪,最后在几分钟的广告时间来。
操作起来,网友称赞这是“教科书级”的拯救场所。
可以说是救场,但要说“教科书水平”,就有点有名了。
“教科书式救场”的奥义在于神不知鬼不觉。
在尼萍春晚的问候声中拿到了四张白纸,面不改色地编纂了四份贺电。
另外,当主持人在零点报时遇到“黑三分”时,人们临危不乱,艰苦的主持极限,让时间完美地停留在零点。
她们的救场无一例外,如果多年后没有在节目中被提到,当时谁也不会注意到。
汪涵的救星,不能算是“教科书”,偏偏有人有。
这几年,汪涵不知道翻了多少次车,他能多次在谷底反弹。
宣传产品有错误,观众拉起横幅表示愤慨。
“老坛酸菜牛肉面”问题频出,网络上对汪涵一片谴责。
现场直播有漏洞,被点名批判了。
一个个,人要是变了,早就被摔到谷底了,连翻身都做不到。
偏偏汪涵最严重,也就是消失了一段时间,但离家出走回来的还是“芒果哥”。
事竟成,人云亦云。
即使事情不好也会有人兜圈子,很难伤害到他。
所以,难怪现在的汪涵越来越傲慢了。
三、傲慢的代价
其间,“汪涵好人师”词条又火了。
契机是节目组策划了以“爬虫类”为主题的节目,邀请了很多饲养爬虫类的嘉宾进行分享。
按理说,主持人是掌握舞台全局的负责人,应该处于客观中立的位置,给嘉宾留下场景。
谁知汪涵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主持了全程。
他有成见,认为爬行动物冷血无情,嘉宾说什么都是“怼”二字。
汪涵:“蛇是冷血动物,没有感情。 ”
嘉宾:“蛇也有感情,不喝,不吃孵化的宝宝。 ”
汪涵:“只不过是本能。 虽说是养了,但也不能说那个好。 ”
先不说爬虫是不是冷血,节目组既然邀请了人,就想让人看到自己的爱。
毕竟,主持人对嘉宾很害羞,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从《天天向上》传播幸福,到汪涵成为傲慢的舞台,这个节目离失去初心不远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天天向上》的收视率一下子开始下降。
到了2017年,其收视率几乎处于倒计时水平。
没有视听,就意味着没有观众。
没有观众就意味着失去冠商。
如果没有冠名商,就意味着难以为继。
从以前的收视王牌,现在降到了冰点。
以前是上亿的冠名费,现在没人问津了。
所有这些都表明,事实—— 《天天向上》到了强弩之末。
终于,那个没能跨越。
10月6日,《天天向上》发表了播放中止改版。
汪涵在最后一集深情的向大家说再见,祝福大家“天天向上”。
所谓的放送中止改版,看了旁边的《快乐大本营》的结局,其结局也就清楚了。
中止改版,有时也是另一种离别。
《快乐大本营》改版发表后,除了台柱何炅继续留下黄金档新节目外,其他人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结了婚,消失不见,只有何炅依然活跃在各个节目中,毫发无损。
汪涵和何炅同为芒果大哥,自然不会被无情抛弃。
但汪涵未来的路,未必有何炅好走。
要说何炅主持,就像是老朋友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汪涵主持节目就像是长辈的点拨,有时还带着傲慢和偏见。
何炅的主持风格注定他能在各个节目中吃得开。
要开玩笑的话,一开口就说得通。
要求深度,一眨眼就煽动感情。
汪涵和何炅一起参加过节目《偶像来了》。
作为环节,何炅和汪涵分别带队去装修购物,最后看谁花钱最多。
一进店里,汪涵一开口就开始给店里压价,店里的人对难做的事一点也不考虑,只好买给店里的人送去。
然后,何炅巧妙地与商家借用,另付租金,最后何炅完成了任务,店家也赚了一点房租。
也许是在高位的时间长了,汪涵好像已经忘记了如何和普通人产生共鸣。
除了文化类采访,他所拥有的“傲慢”,使他与娱乐格格不入。
《向往的生活》爆炸时,汪涵也参加过类似的综艺《野生厨房》。
豆瓣评分人数不到4000,分数不到7分,心不在焉。
也有以汪涵为中心的节目《火星情报局》,到了第四季豆瓣的评价下降到了3.3分,评论区一片吐槽。
如果不坚持,笑也笑不出来。
顺手牵羊,汪涵的表情就没完没了。
即使后期用已经努力过的追加语音要求补充,也难以掩盖节目无聊的事实。
p67bT0NpI5B8%3D" />手上没有能拿出手的后续综艺,芒果台又在不停的捧新人。
更不必提之前的傲慢早就让他败光了路人缘,鲜少有观众再买他的账。
资源尽失,路人盘也崩了。
汪涵的后续发展,必然是比不过何炅的。
乘着《天天向上》的风起飞,拥有了顶尖的名利与人脉。
本就自命不凡,到了巅峰后变得傲慢。
殊不知,傲慢终将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