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处决阿克毛一事表示最强烈的谴责!”
2009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判处了一名英国人阿克毛死刑。
消息一经广泛报道,就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舆论。
很快,英国首相布朗就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火速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宽大处理”的请求,甚至还联合多国施压。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罪犯阿克毛更加猖狂,竟敢在中国法庭上公开叫板:“我不服!我是外国人,你们没资格审判我!”
面临多方压力,中国法庭依旧坚持自己的审判结果,并于同年12月对其执行注射死刑。
那么阿克毛究竟是何身份?他犯下了什么错?为何英国首相要为他求情呢?
家道中落走上贩毒之路
1956年,阿克毛在巴基斯坦出生。
年幼时期的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家庭,父亲经营家具厂生意,母亲则是一名小学老师。
后来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了开拓了国际市场,便带着全家移民到了英国。
于是,还在咿呀学语的阿克毛,就成了英国国籍。
本以为一家三口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但是好景不长,1974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欧洲成了重灾区,阿克毛家也因此破产,家道中落。
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变成朝不保夕的穷光蛋,身份的转变,朋友的背弃,让这个十几岁少年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天真开朗的阿克毛,变得偏执,暴躁,唯利是图。
如何变得有钱,成为了他以后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31岁那年,阿克毛与一位英国女白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更好地生活,他用自己打零工赚的钱去美国做起了生意。
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加上自身性格缺陷,阿克毛的生意很快就破产,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务。
最后,一无所成的他只能灰溜溜地回到英国寻求妻子的帮助。
得知消息后的妻子,为了不与阿克毛共同承担巨额债务,选择与他结束婚姻关系。
生意场和情场同时失意,让阿克毛沉迷于酒精,自我麻痹,而债主每天的“问候”,又让他不得不外出工作。
就这样,在堕落和被迫生存的反复横跳中,时间来到了2004年。
彼时的阿克毛已经基本还完了债务,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又结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波兰女子,并与之顺利结婚。
婚后,阿克毛仗着妻子对自己的爱,放弃了工作,开始每天抽烟酗酒。
而每次过量饮酒后,都是阿克毛妻子和孩子的噩梦。
“我申请离婚,阿克毛每次喝完酒都对我和孩子使用暴力,这样的日子我真的受够了。”在法庭上,阿克毛的妻子不断哭诉着。
不出所料,一个月后,阿克毛再次恢复了单身。
离婚后,他从妻子的别墅里搬了出来,没有钱还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只能在街头流浪。
饿了就去垃圾桶吃别人扔掉的剩饭,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就在马路旁席地而睡。
2005年11月初,天气逐渐转冷。
彼时的阿克毛还穿着夏天的短袖,躲在角落里不知所措。
因为忍受不了严寒的天气,他准备去整个波兰最繁华的街道克拉科夫郊区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阿克毛非但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反而遭到了富人的抵触和谩骂。
一个落魄的黑人,没权没势,自然谁都可以欺负。
就在阿克毛以为自己会白骨露野之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紧接着,男人递给他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名片。
“银行卡里的钱够你花一阵子了,名片上写有我的地址,收拾好自己后记得过来找我。”
男人威武高大,逆光而站,阿克毛还没来得及问对方名字,他就扭头离开了。
拿到钱的阿克毛感恩戴德,朝男人离去的方向鞠了一躬。
他以为自己遇见了贵人,殊不知,这个男人正是带他走上歧路的开始。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次日清晨,阿克毛早早地来到了男人的住处。
短暂的交谈后,阿克毛得知男人名叫奥克勒,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
而他之所以找到阿克毛,是因为公司刚起步,业务繁忙,身边正好缺少一个贴身帮手。
正当阿克毛想要进一步提问时,奥克勒拿起桌上的一根香烟递给他,并承诺到只要他乖乖听话,服从安排,钱不是问题。
就这样,阿克毛从一名流浪汉摇身变成了富人老板的贴身助理,还可以随时出入高档场所。
一开始,阿克毛接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后来,奥克勒会给他安排一些运输和对接工作。
每次完成任务后,奥克勒都会给阿克毛几根香烟作为奖励。
但久而久之,阿克毛发现自己的“烟瘾”越来越大,普通的香烟不能满足自己,只有老板给的才能短暂安抚自己。
后来,在阿克毛的逼问下,老板奥克勒才说出实情。
烟里面其实掺杂了能让人上瘾的白粉,每次需要对接和搬运的货物,也是不同种类的毒品。
得知真相后的阿克毛瘫痪在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没想到自己前半生被贫穷所困,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却与毒品沾边!
自己因遇人不淑染上毒瘾,既不能报警,也不可以逃走,难道后半生就要跟奥克勒绑在一条船上了吗?
看到阿克毛不知所措的样子,奥克勒嘲讽地笑了笑,俯下身在他耳边低语道:“现在咱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你的唯一出路就是服从于我。”
后来,阿克毛才从别人嘴里得知,奥克勒并不是普通的毒贩,而是中南亚最臭名昭著的大毒枭!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无论如何都斗不过一个富有多年贩毒经验并且心狠手辣的大毒枭!
与其反抗,倒不如顺从,或许还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就这样,阿克毛开始了与奥克勒的共同贩毒之路,并频繁出没在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几年后,由于“表现出色”,阿克毛顺理成章地成了奥克勒的心腹。
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老板跑腿的工具,而是成为奥克勒贩毒道路上的“军师”,开始为他出谋划策,开拓更大的市场。
阿克毛提议,中国与众多东南亚国家都有接壤,如果能打通这个市场,贩毒道路将会更加通畅。
于是,狼狈为奸的两个人一拍即合,打起了中国的主意。
2007年9月,两人一起乘坐飞机到杜尚别“取货”。
下了飞机后,两人来到了一家宾馆休息,奥克勒要求阿克毛待在宾馆不要随意走动,自己去找人“取货”。
五个小时后,奥克勒回到宾馆,同时手里也多了一个塑料袋,打开一看,是四包白色粉末。
匆忙把毒品装进行李箱后,阿克毛为了不被更多人发现,提议快点去机场。
但奥克勒却推辞说自己有临时有事儿,只能第二天到达新疆,让阿克毛先走。
显然,他想让阿克毛先去探路,保证自己的安全。
毕竟中国是出了名的禁毒大国,这次私运的毒品有八斤重,显然已经达到了中国法律的“致死量”。
面对奥克勒的做法,阿克毛十分愤怒,质问道:“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凭什么让我一个人送死?”
奥克勒坚称自己确实有其他安排,不能跟他一起去新疆,并承诺如果事情办成之后,阿克毛会拿到比平常高两倍的报酬。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在阿克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想着干完这一单就金盆洗手的阿克毛,没想到等待自己的即将是牢狱之灾,甚至是死亡。
底线问题零容忍
2009年9月12日凌晨,飞机顺利抵达新疆。
正当其他旅客有说有笑地提着自己的行李下飞机时,阿克毛却攥着手里的行李箱紧张地不知所措。
“先生,这边走。”
看到阿克毛紧张无助的样子,乘务员对他进行了善意的提醒。
但阿克毛显然更加慌张,提着箱子哆哆嗦嗦地走进机场大厅。
他在大厅徘徊了两个小时,进行了一番心里建设后,终于走向了安检口。
新疆处于我国的边境地区,安检自然会更加严格。
在检查到阿克毛时,工作人员把他的行李箱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正准备要打开夹层时,却被阿克毛按住了手。
他表示夹层里放的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不方便接受安检。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阿克毛,发现这个男人虽高大威武,神色却忐忑不安。
明明天气如此寒冷,他的脸上和脖子上却挂着汗珠。
面对心慌的阿克毛,工作人员立即察觉出来可疑,于是一把推开他的手打开了夹层。
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四包白粉,分量达到了八斤,经过专业仪器检查,均为浓度极高的海洛因!
人赃并获,所有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警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阿克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者,被判处死刑。
两个月后,经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实批准,阿克毛因走私大量毒品,将被执行死刑。
审判结果一出,可谓是大快人心!
中国群众欢呼叫好,但一些英国媒体却借机向中国发难。
他们表示阿克毛是英国国籍,中国是否能做到无差别审判?审判过程又是否公开透明?
而在舆论的轰动之下,就连英国首相也开始以“人权”的名义向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放人的请求。
得知有了英国政府的支持,阿克毛拼了命似的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阿克毛的父亲更是不惜花高价为其请了律师,律师在法庭上多次以阿克毛患有精神病为由,要求中国法庭重新审判这场案件。
我国自然应允,但前提是阿克毛要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患有精神疾病。
结果很快,这个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这时,英国政府又以自由和人权的名义,对中国政府再一次提出放人请求。
面对英国媒体和首相的多次发难,我国政府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
中国拥有司法主权,可依法对在我国境内实施犯罪的外国人,追究刑事责任。
更何况毒品走私是我国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八斤的毒品如果真的流入我国境内,将给不少家庭带去无法挽回的灾难。
最终,在2009年12月29日,英国人阿克毛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执行死刑。
至此,一场外国人毒品走私案落下帷幕。
阿克毛的毒品走私罪行,无疑是踩在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法律的底线上。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而中国对他的处决结果,也将会对更多走私贩毒现象起到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