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杭州政府拿出100亿支持企业

2020-02-11   每日商报

今天下午,杭州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次新闻发布会。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 施长友,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民,拱墅区上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应巧华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制定落实“1+12”惠企政策

戴建平介绍,为了切实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的影响,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杭州市委、市政府特研究制定了“1+12”惠企政策。

“1”就是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和省级相关政策,国家层面政策包括金融支持、资金保障、税收优惠、稳定就业等方面。省级层面政策包括:《关于有序推进企业恢复生产,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通知》《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17条等。

“12”就是结合杭州实际制定的12条惠企政策,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免收企业担保费用、临时性降低医保费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减免企业房租、补贴商贸服务企业、加大对物业企业扶持力度、发放企业员工租房补贴、统筹解决返工人员过渡性住宿、引导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采供、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等。涉及金融支持、社保支持、租金减免、财政补助、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

他指出,杭州这次发布的“1+12”惠企政策有3大特点——

第一,聚焦企业需求,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疫情期间的实际困难做了深度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力求掌握企业的难点、痛点,企业主要面临性现金流短缺、合同纠纷等多个问题,员工面临返工之后的住宿,复工之后的小孩看护难等,我们这次出台的政策就是这些困难出台。比如,全市统筹5万张以上床位,解决临时性住宿难。

第二,体现最大的诚意,政府部门通过削减三公经费,支持企业,经过测算,这次支持企业的资金达到100亿元。

第三,严格落实、不折不扣执行操作,比如,企业员工年满足收入低于7.2万元,以及没有租住过公租房等条件,给予一次性500元租房补贴。

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削减“三公”经费和专项资金,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以最大诚意、最大力度帮助企业和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全市企业要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严格防控疫情,有序复工生产,努力将疫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广大企业员工要顾大局、识大体,弘扬家国情怀,全力投入生产经营,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作出贡献。

杭州市核减确诊病例数12

施长友通报全市最新疫情基本情况,2月9日0-24时,全市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上城区、萧山区各1例。新增重症病例5例,治愈出院12例。

2月9日,根据国家最新病例归属地统计口径,非我市感染,在我市也无居住地的确诊病例,按其常住地归口统计。为此,杭州市核减确诊病例数12例,其中上城区核减2例、西湖区核减1例、萧山区(机场检疫)核减9例。

截至2月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55例。其中:余杭区36例,桐庐县20例,萧山区18例(其中机场检疫1例),江干区16例,西湖区、拱墅区各12例,上城区10例,下城区、钱塘新区各7例,富阳区、临安区各5例,滨江区4例,建德市3例。累计治愈出院41例。

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除现有的15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5例)外,其余病例病情均稳定。

全市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830人,已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132人,尚有1698人在隔离医学观察期内。

他还介绍了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工作情况。为了让市民第一时间获悉我市疫情状况、防病知识和防控措施,市卫健委于1月18日成立信息宣传专班疫情,遵照“公开、透明、权威、快速”的原则,做到发布公开透明、防控举措权威发布、科普宣传平台多样、典型选树弘扬正能量、舆情监测及时有效。

提问环节:

提问1今天上午杭州全面开始线上教学,有家长反映网络可能有卡顿,怎么解决?

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民:一开始由于访问量比较大,出现卡顿情况,我们迅速组织技术力量解决,大部分学校恢复网课,小部分学校采取观看微课等方式进行。现在线上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

1.共享资源学习,提供不同年级的在线教育资源,在老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课程学习;

2.组织名师,在线直播和点播的方式学习,老师通过通讯工具答疑结果;

3.通过课后与老师的连线进行线下指导等。

提问2上塘街道在严控之下如何进行有温度的管理?

拱墅区上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应巧华:上塘街道9.6平方公里,有10万居民,防控既要从严又要文明和温情,要扮演好以下四个角色——

可靠保安:守住小区大门和隔离户家门,把病毒隔离在大门之外。

温馨管家:作为大管家,每天统一消杀公共地区,调配防疫物资,统一收好外卖和生活垃圾;作为隔离户的小管家,成为他们的腿,每日电话沟通,及时居家采购和电话配送。

优质客服:最好解答解释,重点回应居民关切的问题,帮助隔离户解决心理问题,联系社会组织和家庭医生电话问诊、视频问诊,疏解情绪问题。

贴心亲人:帮老人做好配送餐和配药;对居家隔离户元宵期间送出1700包汤圆,进行社工一对一陪聊机制,组建邻里守望小组,对解除隔离人员送上慰问小礼品。

提问3今天是远程开课第一天,要注意些什么?

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民:3月1号之前不会恢复开学,这段之间都采取网络远程学习,要注意一下几点: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保持与学校作息时间一致;2.劳逸结合,适当运动;3.家长可以把这段时间当成是孩子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契机,要和孩子一起多沟通,制定学习计划,随时与学校、老师保持沟通,有计划地学习。

这次疫情,也是一次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教育的机会。家长要利用这次契机,培养孩子关注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增进人文情怀。

提问4如何做好一线社工的关心关爱?

拱墅区上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应巧华:上塘街道有128名社工,每名社工平均要管控6位居民以上。他们春节以来一天没有休息,24小时轮班,非常辛苦。街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关心关爱——

一、增强一线力量,已下沉100余名干部调配到社区,干部不是去指挥和领导的,他们要么成为保安,要么成为社工,缓解了一线社工的工作压力。

二、关心一线社工,做好物质保障和精神慰问,对于辛苦的社工强制让他们休息。

三、激励一线社工,表现突出的社工及时吸收成为预备党员;表现突出的社区干部,优先考虑纳入事业编制。

提问5网上教学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多了,怎么出处理好视力保护问题?

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民:我们特别要求学校课程安排和工具使用上做好安排。同时,在课程时长上也做了相关规定:小学每课时20分钟;中学每课时30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同时控制总时长。

这次的网络课程,不仅包括文化课,还有体育、科学、文艺同时还有视力保护等内容。网络课程是一次尝试,在进度上,要比线下适当放慢。同时安排上下午至少一次眼保健操,我们提醒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尽量不使用电子产品。

每日商报记者 王然 汪琦

值班编辑:章丹丹

每日商报(ID:hzmr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