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梅花“同台,破解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一生

2024-10-09     文汇报

“蜀女多才,薛涛秀冠。”以蜀中才女薛涛为名的印象京剧《薛涛》即将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品由“梅花奖”得主刘露和周利联袂出演,以历史上薛涛在幕府豢养的孔雀为破题方式,在大唐的恢宏背景下细描薛涛的心灵图谱。

唐诗有薛涛,宋词有李清照。薛涛是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唯一一位女性,她自编诗集《锦江集》(已佚)五卷,选入自作诗500首,今存世93首。《全唐诗》中收录薛涛诗歌89首,为女诗人之首。为将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与重庆京剧院携手,共谱一段成渝“双城记”。

《薛涛》采用双女主架构,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演员刘露饰演“薛涛”,重庆京剧院的周利出演“孔雀”。孔雀爱羽,才能飞得更远,人若惜名,方能立身处世。孔雀作为薛涛内心波澜的生动外化,在薛涛面临人生境遇的抉择时,一次次试图改写薛涛的命运,擦拭薛涛身上的争议点。孔雀的做法映射了薛涛的内心,种种挣扎与矛盾在命运的激烈冲刷下不断涌现,纵使不愿让自身蒙尘,不愿为他人诟病,薛涛依然追随心之所向,走向自己的命运。

印象京剧的定位让《薛涛》成为一部有别于传统京剧的舞台作品。导演李薇介绍,全剧的创作力图为戏曲“松绑”,将传统和时下的审美进行合理、有分寸的嫁接,最终确定了偏影视化的呈现方式,“希望这个作品成为一把钥匙,让更多人走进传统文化的剧场。”

在唱词上,作品保留京剧声腔之美的同时,融入昆曲腔调、民歌声腔以及现代流行乐的气息,打破观众对京剧唱腔的一般印象,推动观众由音乐走进人物,沉浸式地感受角色内心流动的情感,在古韵新声之中实现与薛涛穿越时空的相逢。多媒体设计采用“中式美学”为构图基础,水墨质感的光影与色彩被大量运用在舞台上,冷峻的蓝和灰代表战争、压迫与困境,橙色代表着希望。投影全息元素在舞台场景的不同结构中切换,帮助情感的递进,逐步构建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

印象京剧《薛涛》将于10月19-20日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

作者:王筱丽

文:王筱丽 图:演出方供图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c56511936f4485d94d8f7f9259c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