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高温真的会热死人
我妈还不信
今天上午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多地事发,赶紧警惕!
(吹风扇的厦门羊驼)
厦门网友:出门烫脚、要热融化!
这两天“热射病”频上热搜
霸占各大媒体头条
医院报道接二连三
据报道:
1.1 浙江49岁男子因热射病去世
浙江一男士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被送入医院时,体温高达 40.7 度,抢救 31 个小时后,不幸离世。
1.2 福州65岁老人热进ICU
福州老张在工地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全身滚烫,被诊断为致命热射病,后被转入ICU抢救治疗。目前意识还未彻底恢复。
1.3 广东32岁快递小哥仍在昏迷中
广东快递员小林(化名)也被确诊为“热射病”。经过1个多月的抢救,小林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大脑损伤严重,目前仍在昏迷中。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在厦门本地
多家医院最近也收治了一些中暑患者
其中不乏因为热射病入院的
集美一工厂3名工友在晨跑中出现晕厥情况,其中1名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被立即送往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经过治疗,2名工友康复出院,另外1名仍在治疗中。
热射病
其实也是中暑的一种
只不过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在工地、车间、厨房、卧室都有可能发生
(图片来源@健康厦门)
2.1
热射病死亡率很高
可别轻视!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北京协和医院急症科副主任医师刘业成表示:
热射病的死亡率能够达到 70%~80%,主要是因为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失效,并伴有一些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
图片来源:央视网
2.2
这4类人更容易患上热射病
如果你有家人朋友属于这些情况
记得多多关心Ta一下吧!
体温调节能力不足,且常常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 3~5 倍的儿童;
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例如户外的交警、防疫人员;
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例如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另外,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
(厦门黑熊抱着“冰墩墩”使劲啃)
2.3
这种可怕的疾病
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要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预防中暑。
2.3.1 最重要的一点:多喝水。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 1.5~2 升水,约等于 3~4 瓶 550ml 的矿泉水。
另外,可以多吃含水量比较高的蔬果,比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等等,作为喝水之外的水分补充。
2.3.2:避开高温环境。
尽量在室内活动,出行避开高温,做好防晒。不得不在户外作业或活动时,注意个人身体状态,及时休息。
!!特别提醒 !!
如果是驾车出行
离开车辆时
切勿将小孩和宠物留在车内
2.3.3:警惕中暑症状,及时处理。
热射病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逐渐加重的。如果出现轻度中暑,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处理,防止情况恶化。
发现中暑时
可以这样做
将患者扶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
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帮助患者降温;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如情况严重,应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气温极端高温
大家要保护好自己
也要多关心下家人朋友
特别是舍不得开空调的爸妈/阿公阿嬷
把文章分享给Ta
空调电扇,该开就开起来吧!
目前
厦门全市热浪翻滚
今天(7月14日)上午8点
厦门发布2022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警报告:预计今天我市将出现高温天气,其中湖里区、思明区部分镇街最高气温可达34~36℃,局部可超过37℃;集美区、海沧区部分镇街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可超过38℃。
未来7天
也是持续高温
大家要注意降温防暑啊
另外,这群人可以领取一笔补贴
符合条件的,千万别错过
(图源@厦门人社)
3.1 申请条件
福建省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在每年5-9月份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发放高温津贴。
3.2 高温津贴能领多少?
5月份 :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
6-9月 :按260元/月计发或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
符合上述条件的打工人
可以向单位申请支付高温津贴
炎炎夏日
你还好吗
欢迎留言吐槽你的“被烤”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