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中
近期,碳酸锂的价格波动引发了二级市场热议,而关于锂价以及碳酸锂生产企业当下与未来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众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从近日期货市场的表现来看,11月24日至12月5日的8个交易日中,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呈现连续下跌趋势,并有多日触及日跌停价,其价格最低于12月6日达到8.56万元/吨,跌破10万元/吨整数关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期A股市场锂电产业的个股表现则不降反升,与商品市场趋势反向,而这也引发了近日大众对于未来行业形势能否将发生转向以及供需结构何时变化的诸多猜测。
单边持续下跌行情或难以延续
锂价或将进入震荡调整区间
目前来看,机构各方对于锂价后续的走势还存在一定分歧,不过随着广期所的连续出手,碳酸锂期货短期连续大幅下跌的行情或已被扭转。
据披露显示,自11月末至今,广州期货交易所已连续发布碳酸锂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公告。据最新公告显示,自2023年12月8日结算时起,碳酸锂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已调整为10%,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2%,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1%;其中,碳酸锂期货LC2401合约、LC2402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5%;此外,自2023年12月11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碳酸锂期货LC2401合约、LC2402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而经过交易所介入,碳酸锂价格于12月7日、8日两天迎来连续涨停后,截至目前价格又重新回到了10万元/吨以上,与当前现货价格价差持续收窄。
有期货行业人士分析指出,广期所连续出手调控手续费及实施交易限额,而在交易所的介入降温下,单边持续大幅下跌的行情或将难以保持,而后续在经过连续的极端走势之后,锂价或将进入震荡区间,以等待新一轮的供需变化。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对投资者表示,近两日碳酸锂合约价格的连续上涨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是广期所的系列组合拳限制了空头此前的打法,削弱了空头的资金优势;其二是价格连续下跌之后客观有修复的需求;其三是1月合约的交割问题在10月以来反复博弈,以当前仓单注册的迟缓和1月合约持仓的拥挤对比来看,空头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而另外,中泰期货也在分析中指出,近期市场一直有利好信息释放,前期因消极情绪导致的以供应端主导的下跌逻辑或因此次价格反弹而稍作淡化。但也需注意当前市场形势未发生重大转变,碳酸锂长期供应仍显充足。而以此推断,持续处于低位的碳酸锂价格也将让更多碳酸锂生产商,尤其是行业内的缺少成本优势的企业进入产能缩减窗口。
产业个股进入历史估值低位
新的供需结构将有望逐步形成
相比锂价的持续下行,A股锂电上游板块的股价近期反而与之出现了一定背离。据同花顺数据显示,12月4日至12月6日碳酸锂价格连续触及跌停期间,包括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西藏矿业、中矿资源等个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股价上涨,而这也使得行业中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声音。
如国泰君安就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锂价处于预测下行周期的通道中,但考虑到其终端需求带来其区别于传统有色品种的强成长性,仍有阶段性超跌反弹的机会。板块上涨则会先于现货价格启动。而伴随2024年一季度的“节后采购+需求边际改善”,锂价也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机会。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22年末至今,碳酸锂现货价格已由最高的60万元/吨附近跌至目前的10万元/吨左右,跌幅超过80%。与此同时部分碳酸锂龙头企业的股价已回到2017年的水平,同时,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锂矿头部企业的市净率估值已到2以内。而估值的相对底部往往也会成为投资者建仓的机会。
有市场研究人士指出,近一年的锂价下跌主要是市场供给端的产能过剩造成的。自2021年初至2022年末,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不少上下游企业纷纷切入至碳酸锂生产赛道,致使碳酸锂产能大幅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一年锂价的连续下跌,现阶段供需格局改变已然开始。一方面,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行击穿了不少企业的成本,高成本的碳酸锂生产企业未来将逐渐退出市场,而伴随着落后产能和企业的淘汰和出清,之后行业将逐步恢复理性。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体量不断攀升,市场对于锂电的需求仍处在高增长阶段,同时,当前低价格则更有望加速下游对于锂电的消耗,而在库存与产能的双减下,行业新的供需结构也在慢慢形成。
碳酸锂工厂停产及减产频发
自给率高及具成本优势企业更具高性价比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中小型碳酸锂工厂已发生了停产和减产。有不具名资深从业者对媒体表示,锂价的单边下跌,对需要外购锂矿的提锂企业正造成巨大冲击,停产和减产已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形势下,甚至低品位的自供矿也难以实现盈利。
据悉,此前云母提锂厂商江特机电在投资者回复中就曾指出,“假设22吨锂云母精矿对应1吨碳酸锂,中性条件下,按照锂云母精矿外购价格6000元/吨,原料成本为132000元/吨,锂云母加工成本为32000元/吨,综合云母提锂生产1吨碳酸锂成本为164000元/吨。”而如按该数值计算,目前行业成本与销售价格已出现明显倒挂。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现有中小工厂的停产,待进入1月后,部分大型锂盐生产商预计也将迎来停产检修,后续行业整体产能将有望缩减。与此同时,近期江西宜宾市在锂云母生产中加强了相关控制措施,并对环保的要求再一次提高。
据了解,作为“亚洲锂都”,江西宜宾具有丰富的锂云母资源,该市及下辖地区共拥有探明可利用氧化锂储量逾258万吨。有江西当地的碳酸锂生产企业人士对本刊表示,由于代工费用较低,目前宜春的碳酸锂代工企业已明显减少,同时随着宜春环保要求再次提高,后续江西宜春的碳酸锂产量或将进一步减少。而未来在落后产能清出和新的供需结构之下,锂资源自给率高及成本端具备优势的公司将具备更好的发展潜能。
有机构分析指出,中期来看,锂价已下跌一年,去暴利阶段完成。而长期来看,锂矿仍为锂电池产业链最优质资产。未来拥有资源及成本优势的企业,如盐湖股份、藏格矿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西藏矿业、江特电机、中矿资源、永兴材料等上市公司均值得长期关注。
此外,除了已上市的锂矿企业外,目前亦有部分新的锂矿和碳酸锂生产企业正在通过IPO进入A股市场,以优质资产及经营助力行业切入良性轨道。其中,据江西云母提锂龙头九岭锂业招股书显示,其拥有“矿石开采-矿石分选综合利用-锂盐生产及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在成本端与经营端均具有良好优势。一方面,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持有宜丰县花桥大港瓷土矿,该矿山主要矿体为含锂瓷石(土),已探明原矿储量9,191.94万吨,形成了稳定且优质的锂资源供应;而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现已进入到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集团等核心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并通过锁定价格和浮动价格的长期供货协议保障了经营的稳定性。而作为成功跻身于自主利用国内锂资源生产锂盐的重要企业之一,九岭锂业等凭借领先优势正不断助力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而预计未来,随着行业供需的改善,新进的上市公司成长与发展也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落后产能的减少、库存的清出以及低成本优质产能的替代,也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