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 保乳及重建治疗持续进步,助乳腺癌患者清除癌细胞也不失美丽

2023-12-21     搜狐健康

原标题:搜狐医药 | 保乳及重建治疗持续进步,助乳腺癌患者清除癌细胞也不失美丽

图说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社会观念的发展,乳腺癌患者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如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保留外观的美丽?近期在上海举办的以“生命·述者”为主题的媒体邀约会上,多位乳腺外科领域专家就 “探寻赋患者以生命、更赋患者以力量的答案”为话题开展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回忆,过去的乳腺癌治疗只关注把癌细胞清除干净,却忽视了不完整的躯体对患者带来长期的精神创伤。如今乳腺外科医生要把自己从美丽的“破坏者”转换到美丽的“创造者”:传统的全乳切除以及淋巴结的完全清扫的确可以帮60%甚至更多的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但从长期来看,是否真正治愈了她的身心?

吴炅说,无论乳腺癌治疗理念和技术如何变化,乳腺外科医生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给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结局。对于可以保乳的患者,我们开展保乳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不能保乳的患者,我们也逐步去学习和掌握乳房再造技术。我们也集中许多精力进行专科培训和学术探讨,希望我们的坚持能为更多患者保留一个完整的身体,让她们的躯体和心灵都不再残缺。

图说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红元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红元教授表示,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己作为一名乳腺外科医生的起点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但女性患者失去乳房后严重的心灵创伤,引发了自己对于乳腺癌治疗手段的深刻反思。

因此,厉红元教授多年来深耕于乳腺癌保乳的肿瘤整形领域和乳房重建工作,帮助患者保留美丽,重塑自信。经过外科医生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乳腺外科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乳术加乳房重建达到50%以上,乳房重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断为患者带来福音。医疗技术的发展正在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图说 /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表示,除保乳和乳房重建以外,淋巴结的处理是乳腺癌手术的另一关键。对于淋巴结没有转移的患者,淋巴结清扫在治愈疾病上没有太多价值,损伤患者淋巴系统的同时,还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引入成为乳腺癌患者的新希望,帮助没有淋巴结转移、甚至是前哨淋巴结只有1—2枚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避免清扫。”

王永胜介绍,随着乳腺癌创新治疗手段的发展,有许多方法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获益,例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后,pCR率可超过60%,就医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也可以通过新辅助治疗避免腋窝清扫手术。

乳腺癌治疗理念的转变,腺癌保乳治疗、乳房重建治疗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发展,让女性的美丽得以留存,而患者自信的回归则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犇龙教授表示,用手术治愈身体,但同时也要治愈患者的心灵。身为科普达人的如何与患者建立信任感,与患者成为朋友,是所有医生一直探讨的话题。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机会。通过科普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改变患者对医生的刻板印象,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乳腺外科医生将继续努力,保护患者的身心,重燃生命力量。

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人间世》导演秦博先生认为,生命,述于心、术于行。除了患者治愈后的热切反馈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是兴奋剂,不断激励着医者用专业的水准和更加严谨的态度,用心治愈身体,用爱治愈心灵。如果说“医术是治疗生命的艺术”,那么,“艺术是治愈生活的医术”。从纪录片的观察视角,只有互相了解才能互相关心。有赖于医学上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变化给到癌症患者更多的希望,每一年往前走的几步就是大家感觉到的希望,让一些人的命运发生改变。

图说 / 生命·述者媒体邀约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a72a2b210b6cfd308895ed73057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