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大学新生开学的时候,各地学子纷纷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汇聚到各大高校,大多数学子还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异地求学。这在家长看来是一件非常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都会选择陪同孩子一起到校报到,帮助孩子办理入学或者帮拿一些行李,生怕第一次离家的孩子有所疏漏,影响上学。于是,可以看到每当这个时候,各大高校新生开学季除了能够看到很多学生,还有不少帮着扛行李的家长。贵州某高校开学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爸爸吃力的看着行李,儿子却在一旁只顾玩手机,视频上传到网络,引发不小争议。更没想到的是这事居然还能“反转”,原来是“乌龙”。
网传视频揭发的事情发生在贵州某所高校的新生开学现场,一处前往学校宿舍楼的阶梯前,不少学生和家长正拎着行李,步履维艰的前行。一位身穿白色汗衫的爸爸为了顺利通过这段比较长的阶梯,特意在阶梯前停下来整理手中繁多沉重的行李。在他的身后,同样身穿白色上衣的儿子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父亲的难处,只顾着自己低头玩手机,最后,父亲右手拎着一个塞满物品的蛇皮袋,左手拿着一个水蓝色的行李箱,迈着沉重的步伐独自走上台阶,儿子晃晃悠悠的跟在后面,也没有上前帮忙的样子,依旧低头看手机。
这条视频上传到网络以后,顿时引发了激烈的议论,大家针对儿子的行为充满了愤愤不平的心理,指责男生都已经上大学了,却一点都不懂事,看到父亲如此辛苦,不知道体谅父母,还视若不见,毫无心理负担的玩手机。就在网友的议论漫天遍地的时候,事情却遇到“反转”,原来这件事居然是个“乌龙”,有完整视频显示,白衣男生只是路人,拎着行李的爸爸是送女儿上学,当爸爸双手拎着行李的时候,视频画面边缘能够看到有一个女生正帮着爸爸一起拿行李。显然是某些人想要获得“流量”,故意只截取了视频部分画面,误导大家。
虽然是个“乌龙”事件,但是,从众多网友积极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来看,也凸显了一种社会现象。现在,不少家长十分宠爱孩子,从小不愿让孩子吃苦受累,哪怕孩子上了大学,他们也愿意把孩子捧在手心,自己扛着全部行李。殊不知这样的“父爱”已经成为“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完全是副作用。在这种偏爱下,孩子会缺乏“共情能力”,在家庭中,不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在学校里,体察不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走上社会,就会让他人觉得特别冷漠自私,这将阻碍孩子建设社交圈,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想要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就要知道“共情能力”是什么?它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感受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家庭教育中,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共情能力”,父母先要成为榜样,保持家庭和谐美好,夫妻感情深厚,尊重和了解孩子的想法,不命令孩子。接着,就是成为“60分父母”,尽可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不仅经历了乐趣也会遭遇到挫折,渐渐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名情感丰富、情绪稳定的人,而这恰恰是“共情能力”中十分很重要的一点。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注意到这一点,不仅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学习优秀的人才,还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位拥有共情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