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闹市里的网红打卡地,藏着一段爱国民医的故事

2020-09-30     全域旅游网

原标题:莆田闹市里的网红打卡地,藏着一段爱国民医的故事

在莆田市市区文献路国货精品商场旁,有一幢别墅,别墅里花木扶疏,红砖绿墙。这栋完工于1932年的别墅,是莆田第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如今,这里是1932咖啡馆,已成为莆田的“网红打卡点”

地处莆田步行街国货东侧,有一栋占地面积颇大、西式的砖红色建筑,就是莆田爱国名医陈展如的故居。这座故居,同时也是他当年为人诊治之处。

陈展如故居,位于城墙巷6号(今大路街50号),步行街文峰天后宫对面,故居宅地面积798平方米,原系凤山寺藏经阁园地,几经易主,由陈展如医师于1929年购得,用于建房。故居由主、附楼,前庭和后院组成,主楼仿欧洲风格设计建造,始建于1932年。

陈展如故居地处西墙巷,在凤山寺西。南北向,南接东大路北抵文献路。陈展如故居依古凤山寺墙而建,此墙系古凤山寺仅存的一段围墙,墙高四米五,原墙长约一百三十米,墙基坚固,型似城墙,本巷因之自古得名“城墙巷”并沿用至今。在旧城改造中,曾规划将此墙拆除,经国家文物局专家及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等极力挽救,古迹得以保存。

墙内尚有元代古井一口,旁立一石碑,碑刻“慧泉”二字,为明万历丁酉年太守陈王庭手书。此井从未枯竭,味甘,为当年寺僧饮水之来源。

而莆田古刹凤山寺,从唐时就有。千年古寺凤山寺原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历经无数次的兴废,最终还是没能完整保留下来。

那么,这座墙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的?

据莆田县志卷十八《建设志》城池篇记载:系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4年)兴华军莆田知军所建子城一段,后莆田县城逐步扩建,该段城墙逐渐成为凤山寺围墙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地下党闽中特委在故居设联络站、交通站,地委书记、副书记都曾住在故居,并利用故居后院隐藏枪支弹药,支援共产党游击队。新中国成立之初,军队营房尚未完善,展如夫人将故居无偿借予莆田驻军第28军使用。

陈家人在故居三楼办了陈展如故居展览馆。故居一楼,现改为“1932咖啡酒吧”。

陈展如故居是一座仿欧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住宅,在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陈展如医师及其故居享誉全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VOZ3nQBLq-Ct6CZlk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