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家三代人出了7位教师,用家风阐述何为“师道”

2019-09-23     溧阳广播电视台

如果有人问,一名教师的执教岁月有多长?

可能有人会说是20年,或者是30年,还有人会说是一辈子。

在溧阳,

就有这样一个家庭,

三代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教育在他们的大家庭里,

传承的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种家风。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不求功名利禄,

只愿桃李满天下。

这是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老师狄文信家族所秉持的教育精神。

狄文信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外公、舅舅、爸爸、姑妈、表姐,甚至连婆婆都是教师,可以说,教师的烙印,从教的缘分,早已深深融化在这个家庭的血脉里。

教育世家

狄文信的外公张金华

曾是别桥中学的一名政治老师,他爱学生如子,很多别桥人在见到他时都会客气地叫一声“张老师”。

“看着外公,我觉得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所以暗自发誓以后也要当个老师。”狄文信说,小时候外公还经常给自己分享许多教学中的乐趣,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无限憧憬。

教育世家

狄文信的父亲狄建忠

也曾是别桥中学的英语老师,如今是溧阳市教育局的一名高中英语教研员。“我记得父亲在别桥教书时,电化教学还没有普及,能够使用的投影仪材料需要用笔在透明纸上刻印出来,我放学回家时,经常能看到他埋着头一笔一划地在刻印,直到深夜。”

狄文信说,父亲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工作十分忙碌,因此父女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但即便如此,父亲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还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师之家”长大的狄文信,填写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师范专业,并顺利被江苏大学录取。

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又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竞聘成为了实验初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现在她已在家人走过的教师之路上前行了9年。

虽然教师的工作非常繁琐,有时也会被学生“折磨”,但想起外公在那样艰苦的年代依然守着教师的使命,父亲在没有电化教育的年代大胆创新,狄文信就为自己身处新时代、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深感幸福。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愿意走上讲台当教师,甚至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接过教师这个接力棒,让‘教育世家’的牌子越擦越亮。”狄文信如此说道,而她的眼中也写满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挚爱和眷恋。

融自|常州道德讲堂

小栗|青青子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P9gYW0BJleJMoPMYR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