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奇葩的新闻,说日本大型购物网站“乐天市场”计划推出包邮服务,消费者购物满3980日元(250元人民币),商家就应该包邮。
看起来没啥毛病,没想到却引发众怒,商家一齐抵制!甚至于,日本内阁府公正交易委员会也对乐天发出正式警告。
看到这样的新闻,中国网友瞬间不淡定了。啥,包个邮这么费劲?在我们中国,电商包邮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有网友表示,在拼多多买过2块9毛9的数据线,还包邮呢!更不要说拼多多上大到家电、手机,小到水果、鸡蛋都是包邮。
做生意的都知道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日本商家不愿意包邮,是因为会增加成本,要么自己把钱出了,要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都不是好事。但为什么中国商家愿意包邮?难道只有中国人明白薄利多销?
显然不是。
以拼多多为例,同样的商品价格总比其他平台低一些,不是因为拼多多商家良心更好,而是因为平台给了“福利”。曾经有某零售快消商家算过一笔账,同样100块钱的商品,拿货价是55元,如果在天猫得扣去25元的营销费用和15元的物流成本,100-55-25-15=5,所以最多只能给消费者优惠5块钱。
但在拼多多,卖100块钱只需付出10元营销费用(因为没有直通车、不需要买流量),虽然物流要花20(没有购物车,一单就是一单),但最后100-55-10-20=15,能给消费者优惠15块。如果拼多多再给百亿补贴,还能再多优惠10块,最多能给消费者优惠25块。
所以为什么拼多多便宜,商家的负担小,包邮?小case。拼多多是社交裂变,C2M玩法,商家降价1块钱,远比去打广告、买流量效果要好,这才是真正“薄利多销”。
最近拼多多盛大开启了年货节,薄利多销更明显了。农村散养的土鸡蛋20个只卖15块5,新鲜海带5斤装25块8,东来顺的优质内蒙羊腿99块5,天南地北的好农货信手拈来,而且全部包邮。管你是在黑龙江还是海南岛,也不管你买的农货是来自贵州山区还是东北农场,一律产地直发,一律包邮到家。
这次年货节,拼多多联合了30万品质商家,近千个头部农副产品品牌,与5.36亿消费者一起过大年。更令人惊喜的是,年货节期间拼多多还将发放总额高达40亿的红包,完全是普天同庆!
其实,日本的商家也不是不愿意包邮,他们也明白薄利多销的道理。但是日本电商不像拼多多这样的中国电商,会花大力气去做多多农园、新品牌计划等从“源头”盘活产业链的事情。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拼多多式从源头改造供应链、尽可能为商家减负,才是中国“包邮”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