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爱情与性,正在摧毁多少中年夫妻...

2019-11-20     心理情感导师潘幸知

文/幸知在线创始人&CEO 潘幸知

在头条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婚姻是社会需求产物,爱情是个人意识幻想,性是生理本能。他们之间是否有一致性?不一致时,如何平衡?


因为性冲动或者性好感(相貌和谈吐吸引也是性好感的一种),我们产生了爱情,萌发了想长久在一起的愿望。为了个体利益最大化,我们进入了婚姻。


所以,性是爱情的初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利益的保障,都是为满足个人情感需求圆满而生的重要路径。


我们一生中有三个时间能让我们自己完成圆满。


第一个开启我们人生圆满的时间是童年。没有人能有一个完美到没有缺憾的童年,你总会得到什么,又缺了点什么。所谓不完美才完美。有朋友说,我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妈妈只爱我弟弟,我身上背负的全是重担,是身为女人的奉献精神。后来她长大了,为了证明自己比男孩子要强,为了“得到妈妈的重视和爱”,拼命的努力工作。这是一个因为遗憾而成长的女性,后来她的成就远远的超越了弟弟,最后她也和自己与家庭和解。所以,遗憾未必是一件坏事,缺失有时候恰恰是我们成长的动机。


第二个让我们感受圆满的时段是恋爱时期。我们会把一切在童年少年时期没有得到的东西,在爱情中无限放大地索得。因为在爱情中,尤其是激情期,因为荷尔蒙效应,我们会把自己或者对方宠成孩子,嗷嗷待哺。那些童年时母亲或者父亲没能够满足我们的部分,我们都可以在爱情的激情中短暂地获得。当然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持续不断的得到满足,激情会褪去,给予人会逐渐有了新目标,接受者也需要适时做调整,如果彼此不因激情期的褪去而做期望调整,爱情就比较难走入婚姻,或者进入婚姻后也是难以持续的。


第三个能给我们弥补“圆满”的时期是养娃阶段。心性很成熟的人会通过养育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成长自己,而不是成为育儿奴。心性不够成熟的人,会把情感和婚姻中未竟之事通过养娃来彻底释放,希望抵达圆满。那么,就会给孩子背负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来首先满足自我的成就感。
我们都期望人生圆满,但圆满不是把性、爱情和婚姻三者在对方身上绝对合一。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人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去满足了自己的各种诉求,从而在期望上做了调整和改善,促成彼此更好的互动和理解。


如果一个女生,结婚后,觉得男朋友要像结婚前一样无条件宠她一辈子,或者只要躺在床上就能引发对方冲动而满足自己,那么她一定是无法在婚姻中得到满足的。婚姻就像双人舞,我往前进一步,你往后退一步,两个人之间不断画出优美的舞步。当我们遇到步伐不一致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是及时调整,不断改善。这才是平衡的真谛。


另外最重要的,作为女性,我们要像体态丰富的八爪鱼,我们的人生不只是“婚姻”一件事,婚姻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但是个人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来源,应该是可以多方面获得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OA2jG4BMH2_cNUghi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