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能看到路遥《平凡的世界》,得感谢一个女人,叫李金玉

2019-11-17   路生观史

提示:仍是在感觉中,忽然听到室外寒风又起,一些人在路上,像树叶一样瑟瑟发抖,完成着坚守;另一些人,吃饱了喝足了,时刻都在乐悠悠,也无所谓坚守与不坚守。在这两种人里,路遥走了,马笑泉来了,不管是来的还是走的,都是个写字儿的。但是,后来终归是清白而且幸福的,谁的肚子里有几两油大家都清楚了。

近日,湖南作协副主席马笑泉参与征文获奖50万元, 却受多位专家质疑是烂文,同时遭网友炮轰的事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马笑泉,我不认识,也没听说过,看了一下他的获文章《十三村记》,也不好作出客观评价。为什么呢?文学这个玩意评定好与坏,没有具体的模板、具体的公式和具体的数字,仿佛好与坏都是靠感觉而言的,马笑泉《十三村记》获了奖,可能是当时让他获奖的那些评委们对他或者他的文字感觉好了些吧。

只能这么说了,还能让我说什么呢?这之后,我很无聊地想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空降,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可是最有名的“打油诗”《咏雪》。这两天北方天寒,不知怎么把它又给想起来了,和邻居交流,邻居说,它写得很好,我说它写得不好,但是,我说了不算,也左右不了邻居的看法,邻居依然觉得它很好。好就好吧,反正就是个白和肿的事情,干吗较真呢,又不影响大家的吃饭问题,说好的照吃,说不好的仍旧,谁活谁的,也没有因为一首诗的好坏而发生质变。这可能就是文学了,好坏可以有,好坏也可以没,有或没有,也许就是评价它好坏和标准。

第二件事是这样的,与我很有关。以前吧,在一家杂志社认识一个编辑,他说:“路啊,你信不信,我可以把你捧红!”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你写东西当然需要红!”我说:“要是我写的东西不行呢?”他说:“我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之后,他又告诉我,文学这个东西有圈子,他在这个圈子里认识非常多的大拿,所以,就能捧红我或其他的人。

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文学这东西可能真有圈子,圈子存在的意义就是作品的好坏由某些人说了算。比如,你要在一本杂志上发篇小说什么的,作品好坏分明就是编你作品的那些人说了算,其他人说了不算,为什么呢?其他人手上没有你需要发表作品的那本杂志呀。显而易见地,这也是文学,那些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

谈不上可悲或者什么的,现实就是这样的。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又无力改变什么,我还是禁不住有些悲伤。这让我想到了贾谊《治安策》开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我没有贾谊那样纵论时事的能力,因此也就没有他那么多的痛哭、流涕以及深长地叹息,但在他这些痛哭、流涕以及深长地叹息里,我却坚硬地想起了一个人——路遥。

路遥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这么多年了,大约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都说好,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平凡的世界》当时险些发表不出来,出版不了。而这得感谢一位叫李金玉的编辑,当时也就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孩子。

说话路遥花费五六年时间写出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当时,他很渴望它能在北京一个叫什么“代”的文学权威杂志上发表,这样,他就可以获得创作第二部、第三部的动力。但是,那个什么代的杂志来陕西约稿,路遥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给“推送”了过去,人家却说他的这个写法太陈旧,没什么意思,看不下去,给判了死刑。路遥想,全国的杂志很多,你这个代不发我的,还有别的,但他没想到之后又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北京又有一个叫什么“家”的杂志来陕西约稿,路遥还是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给送了过去,人家也觉得没什么意思,看不下去,只是说得略微委婉了一些而已。

路遥多少有些生气,当时他并不知道,那个代和那个家的编辑来陕约稿,其实是冲着贾平凹的,贾平凹当时写了部叫《浮躁》的长篇小说,人家来是约这个东西的。后来,路遥找到了某小说评论杂志主编王愚,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广州的某花城杂志打算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还要与某小说评论杂志一起联手重点推出这部作品。两家杂志认为,《平凡的世界》是当时中国难得的一部好作品,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立意深刻,耐人寻味。

就在这个时候,李金玉出现了,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某联出版公司做小说编辑,分管西北作家的稿件。她同样是来陕西约稿的,同样是冲贾平凹来的,但她没想到《浮躁》已经被那个叫什么家的杂志给拿走了,她行动晚了,公司交待她的事情就这样泡汤了。大约是为了给领导一个说法吧,这个女孩忽然想到了路遥,并在随后听说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受到的冷遇。她主动联系路遥,请路遥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给她,她呢,会给尽快给路遥一个能否出版的准信儿。

说实话,路遥当时并不太看好某联出版公司,但他却被李金玉的热忱打动了。好了,拿就拿去吧,反正别人也不看好。就这样,路遥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李金玉也带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回到了北京的某联出版公司,她想,自己的这一趟算是没白跑,多少给领导算是有个交待。

很快,李金玉读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深深地打动,她认真地填写了审读报告:“《普》是路遥继《人生》之后集中精力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中,作者力图全景式地表现当今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把普通人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展示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过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平凡的世界》当时叫《普通人的道路》,《平凡的世界》这个名字是某联出版公司给取的。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 1986年 12 月,几乎跟某花城杂志同步,在某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接下来的接下来,就有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以及它夺得矛盾文学奖和路遥的离去……还有后来,我们大家都说它好。

文字进行到这里,朋友们大约也明白我要说什么了——文学啊,在它的最初一定是由某些人说了算的,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能碰到李金玉是幸运的,但又有多少作家因为没有碰到李金玉而一生默默无闻了下去。反过来,马笑泉获奖50万元也是这么个道理,都是被某些人在最初“感觉”好的。所幸的是,时间可以查验一切,不幸的是,那些不好的也会被引进门来,做滥竽充数的好。就像《平凡的世界》被大家说好,就像《十三村记》被大家说不好。

就这样了吧,还是不说了吧,有什么办法呢?有什么办法能识别那些滥竽充数的好呢?感觉中,好像暂时没有。仍是在感觉中,忽然听到室外寒风又起,一些人在路上,像树叶一样瑟瑟发抖,完成着坚守;另一些人,吃饱了喝足了,时刻都在乐悠悠,也无所谓坚守与不坚守。在这两种人里,路遥走了,马笑泉来了,不管是来的还是走的,都是个写字儿的。但是,后来终归是清白而且幸福的,谁的肚子里有几两油大家都清楚了。(文|路生)

(作者注:本文参考了航宇《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