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钢铁辉煌数据说

2019-09-12     江苏海新双相钢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70年来,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成为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与此同时,中国钢铁工业持续提高工艺装备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品种质量,积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用户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名副其实的助推器。

7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成就世界瞩目——中国粗钢产量自2013年突破8亿吨大关以来,2018 年达到9.28亿吨,占据世界粗钢年产量半壁江山;工艺技术装备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低能耗冶炼技术、节能高效轧制技术、钢铁流程智能控制技术、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吨钢综合能耗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吨标准煤左右降低到2018年的 0.544吨标准煤,下降了81.87%……

70年来,中国钢铁故事让世界刮目相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缺铁少钢发展到目前的大多数钢材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特别是航母甲板用钢和球扁钢、时速350千米百米高速钢轨和高速车轮、第三代汽车钢等一批高端钢铁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占据了高端用钢的制高点;一大批花园式工厂、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陆续涌现,为钢铁工业披上了新的绿色,实现了与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彻底颠覆了社会对钢铁“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

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在一代代钢铁人的接续奋斗下,中国钢铁工业坚定钢铁强国信念,锐意进取,战胜了重重困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钢铁生产中心、钢铁消费中心,我们有理由为中国钢铁工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未来,中国还将成为全球钢铁-材料的教育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我们有信心把70 年来战胜诸多困难的经验沉淀成应对高质量发展挑战的法宝,搏风击浪,再创辉煌!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特推出《数说钢铁辉煌》专版,通过钢铁工业主要数据的对比,展现中国钢铁工业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述说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70年中国粗钢产量

(2018年粗钢产量排名)

年产钢超500万吨钢企达37家

1978年,年产钢量超过500万吨的钢企只有鞍钢1家。

2018年末,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企达到37家,其中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8家、1000万吨~2000万吨的14家、500万吨~1000万吨的15家。

中国粗钢产量世界占比

1949年

粗钢产量占世界0.1%,列第26

1978年

粗钢产量占世界4.4%,列第5

1996年

粗钢产量占世界13.5%,列第1

2018年

粗钢产量占世界51.3%,列第1

生产指标持续改善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钢材出口国

自2005年起,我国成为粗钢净出口国。

自2006年起,我国成为钢材净出口国。

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11240万吨,创历史新高。

2016年~2018年,中国钢铁工业承担起化解全球产能过剩矛盾的重担,钢材出口量逐步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

装备跻身世界一流

1949年

我国修复后勉强能够进行生产的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

2018年底

我国256家规范企业(工信部公告)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425座(其中,3000立方米级22座,4000立方米级16座,5000立方米以上7座)

100吨及以上转炉403座(其中300吨及以上14座)

连铸机995

棒线材轧机619

热轧宽带钢轧机71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一批钢企入选绿色工厂

2017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17家钢企入选;

2018年2月23日公布第二批绿色工厂名单,11家钢企入选;

2018年11月6日发布第三批绿色工厂名单,8家钢企入选;

2019年8月发布的第四批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又有18家钢企入选。

“十三五”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

2016年初起,我国钢铁工业开展了以去产能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年去除6500万吨钢铁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7年,我国钢铁工业提前超额完成了5000万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全年实际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500万吨;出清了1.4亿吨 “地条钢”产能。

2018年,我国钢铁工业超额完成了3000万吨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

中国钢企塑造世界钢铁新格局

创新发展硕果盈枝

截至2018年底

钢铁行业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0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

国家工程实验室5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2

组成了上下游产学研用协同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4

重点培育联盟1

建立了钢铁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4

重点培育联盟2

2018年,钢协会员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11637

其中受理发明专利数达到5793

截至2018年末,钢协会员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已达到18281

其中已被实施的发明专利数达到11464

7家中国钢企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宝武、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青山控股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新兴际华集团共7家钢企进入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48家钢企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在2019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钢铁相关企业共48家上榜。其中,中国宝武、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青山控股集团和鞍钢集团分别以营收4386亿元、3368亿元、2410亿元、2265亿元和2157亿元入榜前100名,分别位列第40、55、85、90和99名。

民营钢企强势崛起

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钢产量达到5.47亿吨,同比增长8.1%,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7年的56.53%提高到58.96%

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民营钢企占了55家,其中10家进入前100强。

支撑用户行业转型升级

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LNG(液化天然气)船用钢材、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千米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高端产品上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对钢铁材料的需求。其中我国生产的部分钢材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

港珠澳大桥

歼20

复兴号

鸟巢

神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KcQKG0BJleJMoPMH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