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上了解到,2024年1月18日,北京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开工建设。这是北京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第一条实质性全面开工建设的线路,为今年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完成全年建设投资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工程西起青龙湖东站,终点接轨至既有八角游乐园站,全长约21公里,全部为地下敷设。其中新建9座车站(包含3座换乘站),改造1座车站即八角游乐园站,平均站间距约2.3公里。线路车辆将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每小时。1号线支线衔接1号线、11号线、14号线等东西向线路,并与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换乘,串联首钢高端产业综合发展区东南区、园博园等沿线多个重点功能区。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1号线支线是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织补、加密线路,是支撑河西地区发展的引导线,对推动北京市城市总规实施、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区两级、参建各方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向前一步服务建设,加快推进线路实施。线路建成后,将提升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连通性,打通丰台河西、河东阻隔,缓解西南部道路交通压力;优化中心城丰台河西和石景山中部地区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丰台河西公共交通、便捷居民出行,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京地铁1号线是我国第一条建成通车的线路,于1969年10月1日通车,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1号线和八通线的贯通运营,线路东至通州,西至石景山,贯穿整个东西轴线,运营里程达50多公里。为带动区域发展,改善出行环境,1号线支线应运而生,它的建设是对1号线交通服务功能的重要拓展。
据京投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1号线支线工程建设任务量大、难度高,施工将面临下穿永定河、运营站改造等施工难题,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将成为线路建设亮点。作为北京第一条下穿永定河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者将根据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测结果,采用特殊的盾构机型来破解难题;线路将对1号线八角游乐园站进行改造,建设者将根据实际,制定细致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对既有1号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同时,1号线支线也将成为新时期绿色建造代表,通过打造轻量化简装车站,突出交通本质,实现降本增效。
京投所属轨道公司在召开的2023年度开通线(段)工程建设表彰大会上透露,2024年北京将续建10条(段)轨道交通线路,共201.1公里,1号线支线计划实现新开工建设,里程21.0公里。
该会议上,京投方面并没有公布今年继续建设的10条轨道线路的具体名单,不过,根据此前已公开的信息,目前,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28号线(原CBD线)、17号线中段(工人体育场-十里河)、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等地铁项目都在建设中。
对于今年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新线情况,会上明确提及1号线支线。1号线支线是“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一条线路,也将是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首条开始正式建设的线路。该线路途经丰台区、石景山区,西起青龙湖东站、东至八角游乐园站,线路全长19.9公里,设站9座,新建停车场一座。作为中心城区西部轨道交通重要联络线,1号线支线将填补丰台河西地区轨道交通空白,支撑区域重点功能区建设和提升,推动河西地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共包含11个项目,规划里程约231.3公里,设站88座。建设项目包括1号线支线、7号线三期(北延)、11号线二期、15号线二期、17号线二期(支线)、19号线二期、20号线一期、25号线三期(丽金线)、M101线一期、S6线(新城联络线)一期以及亦庄线-5号线、10号线联络线工程。
京投公司在会上还表示,今年将高效推进3号线、12号线建设任务,2024年,3号线一期、12号线建设工程进入决战的关键时期。3号线多站点受一体化建设及外部方案、综合管廊交叉施工等因素影响,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东四十条站,要严格按照计划节点推进,确保按时实现恢复运营。12号线工程目前正处于全面施工阶段,作业工序转换多,在施风险点较为密集,要按照通车目标严密筹划,确保如期兑现建设目标。
据市交通委此前介绍,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预计将在2024年建成通车。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东四十条,沿工体北路、农展馆南路、朝阳公园南路向东,至姚家园路向北转至北京朝阳站,之后沿姚家园北一路向东进入东坝地区,至规划东坝大街到达终点东风站。线路全长15.6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3号线一期开通后,北京朝阳站将实现地铁线路的接入,工人体育场站也可实现3号线与17号线换乘,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记者/曹晶瑞
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