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经济数据全面飘红,是对真抓实干的正常回报。
作者:今纶
中山最近喜事连连:
11月28日上午,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深中通道将于2024年正式通车,全线贯通为通车创造了必要条件。届时,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减为约20分钟,深中通道将成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这对于中山意味着新的历史机遇。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沈仲 摄
珠江啤酒拟建中山基地,投资超8亿元。
“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出炉,中山成功上榜,位列全国第十五名。
一系列的消息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中山生气勃勃,正在“二次创业”的路上飞奔,环境改善,交通提升,资金涌入,这些都是中山的现状。
01 中山站在风口上
那么,中山的经济发展到底怎么样呢?
2023年10月,中山人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前三季度中山地区生产总值为2744.63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增速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深圳(5.4%),与惠州、江门并列,堪称珠三角“增速第二城”。
中山何以如此彪悍?
我的总结是16个字——“学习深圳,狠抓短板,攻坚工改,服务企业”,也就是四个方向。
当笔者在中山调研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当地人说“学习深圳,对接深圳”。
中山人低调务实,谁能带我们发展经济,我们就学习谁,谁能帮助中山的老百姓增加收入,我们就对接谁。
在中山,你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深中一体化”的说法。
比如11月17日,有关领导主持召开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专题座谈会,他提到的也是“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深中产业协同一体化”、“深中交通一体化”、“深中科技创新一体化”、“深中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深中规划一体化”。
简单说,只要能把经济增速、人民收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搞上去,中山愿意做一个谦虚的学习者。
东莞、惠州经验摆在眼前,深中通道一通车,中山就很有可能是第二个东莞、第二个惠州。
深中通道 图源:中山发布 黄健斌 摄
放眼湾区,地理位置上如此接近深圳的地级市只有中山,这是历史机遇,不容放过。
今年6月,深圳和中山携手共建珠三角首个跨市经济合作区域,选址在中山翠亨新区和火炬开发区。
中山前三季度工业增速高,这一方面得益于先进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高位增长,二者增速在前三季度均超过50%;另一方面是新落地项目的快速动工,中广核清洁能源技术项目、比亚迪智能终端零部件项目等项目对中山工业投资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项目效果图
深圳因素,功不可没。
中山站在了风口上,风从深圳来,“学习深圳”是第一个方向。
02 狠抓短板,增速狂飙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递名片、留号码在中山“一把手”对口服务企业的工作中已是常态操作,今年中山还要求各镇街“一把手”访企入厂,与辖内规上企业至少“握一次手”。
笔者在中山调研听到这样一个细节:
今年中山一季度增速公布之后,有关领导在某一个周四召开了会议,认真总结找短板。
2023年一季度,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57.95亿元,同比增长5.9%。这是一个高于全省GDP增速4%的数据,其实是不错的成绩。
但是,他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找来经济增速相对较弱的镇街负责人说:“你们马上就去增速比较好的××镇学习,本周就去”。
周六,相关镇街的负责人没有休息,集体去增速最好的镇街学习先进经验。
因为学习深圳、对接深圳,所以中山的公务员普遍感觉自己很“卷”,原因之一是确实工作压力大,原因之二是深圳这个榜样其实不容易学,深圳有钱有政策有人手有资源,但中山在这方面就相对弱一些。
图源: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在中山的政务服务和经济建设中,如果某板块是个短板,一定会被追着改,要求迅速补齐短板,因为你的学习对象是深圳。这就是中山今天的常态。
“狠抓短板”是中山经济增速狂飙的重要起跳点之一,虽然很艰苦,但是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第二个方向。
03 “工改”杀出一条血路
到中山开工厂、办公司的老板们最头疼的是什么?相关负责人以及企业高层都说是“土地紧缺”。
土地面积全省倒数第二的中山,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已接近40%,部分镇街的开发强度甚至高达85%。
中山是全省唯一实施减量规划的地级市。每年在全市企业家座谈会上,谈及最多的就是“无地可用”造成的增资扩产难,或是苦于缺乏连片土地开发的大项目落地难。
中山的面积只有1783.67平方公里,只有佛山的一半,清远的十分之一,比深圳还小,略大于珠海。
所以,中山要搞“制造业当家”,最头疼的就是要腾出土地来。
2022年,中山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即“工改”)1.4万亩,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万亩。这当然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是中山要继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空间,舍此一路,别无他途,所以,顶着压力也要上。
2023年,中山的目标之一是:全年整备工业园区建设用地5000亩,形成100亩以上连片工业用地20块。
这又会触动一批人的利益,但是与此同时,中山的制造业在实现跨越和腾飞,这也是事实:
2023年前三季度中山地区生产总值为2744.63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67.98亿元,同比增长7.0%。
规上工业增速回升。前三季度,中山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08.91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按现代产业看,先进制造业增长9.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6%,占比15.9%。
“工改”等于是为中山的制造业“杀出一条血路”,中山制造业数据亮眼,这就是回报,这也是第三个方向。
珠三角经济增速第二名的中山,紧跟深圳,开始有相当的气象与魄力了。
04 企业家砸下真金白银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2021年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向全社会释放信号:市委、市政府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头号工程”。
两年过去了,中山做得如何?
在中山调研,我们得知这样一个故事:某重点企业因为各种因素,订单下降,相关领导得知后,建议有关部门迅速跟进,尽最大力量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据媒体公开报道:
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在用地方面遇到困难,中山市、三乡镇出手相助,不仅将48亩商住用地改为工业用地,还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建厂房、协调临时生产用地。
市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协会会长李嘉声的企业项目希望“拿地即动工”,负责项目协调的干部建了一个工作微信群,群里66个人中,企业一方只有3人,其余63人都是部门和镇街的干部,所有问题都能很快解决。
企业家都是人精,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他们就会加速投资。这是中山努力的第四个方向。
中山城区概貌。明剑 摄
前三季度,中山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4.9%升至38.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5.1%,占比升至13.8%;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1.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3%。
也就是说“钱往中山来”!
“服务好企业”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认真扎实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企业家将心比心,看到了“服务员”的真心,就会砸下真金白银,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山的“服务员”干得不错。
中山经济数据全面飘红,是对真抓实干的正常回报。
当然,中山经济的相对领先其实也离不开中山人在2022年的布局,中山的再次崛起,并非一日之功:
2022年的中山有23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57个增资扩产项目动工建设,计划投资总额252亿元。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分别提高到27.2%、36.7%。
2022年的埋头实干,2023年的持续加油,所以中山才有今天的成绩单。
中山怎么样了?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企业家们也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图 颜敏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