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见证者
近一年,洪金宝已很少在媒体活动中现身,现已67岁的洪大哥已随时做好了卸甲归田的准备。
作为“中国戏剧之父”洪深的嫡系孙子,洪金宝的一生正是香港电影起落的见证。
从年少成名到坐稳香港娱乐圈的大哥大,他的生命承载了香港电影演变和革新。
洪金宝1952年出身于上海的一个电影世家,爷爷洪济为民国默片的著名制片人和导演,奶奶钱似莺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代打女。
30年代起,钱似莺的动作片于上海滩轰动一时,她身材娇小、身手灵活,与东方女侠邬丽珠亦不遑多让。
战后,洪济一家南下香港,于岭南继续专注于电影事业。钱似莺和洪济儿孙众多,且多投身于电影界。
京戏名家于占元在香港开班授徒之时,钱似莺便送小儿子金龙和银龙,以及长孙元龙于于占元门下,朱元龙便是日后的洪金宝。
在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洪金宝作为大师兄,与七小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师傅教导严厉,弟子锤炼刻苦。
在戏剧研究学院的艰苦生活,让洪金宝的真把式一点也没落下。
因家庭在香港电影圈的影响力,9岁时朱元龙便于银幕登台。
《爱的教育》初次亮相后,次年由李丽华主演的粤语武侠《大小黄天霸》中,洪金宝和成龙前后亮相,与一代影后上演多场对手戏。
在《大小黄天霸》中,洪金宝和成龙皆未满10岁,而后更奉李丽华为“干娘”,视为最为仰慕的明星。
在戏班和电影圈的历练,14岁的洪金宝足可以“成人”的身份进入电影圈。
在于占元女婿韩英杰的领路下,洪金宝进入邵氏剧组任《大醉侠》龙虎武师的一员。
嘉禾公司的悍匪
因天生好武,在片场洪金宝与武术不断结缘,先是配合韩英杰于动作设计中见招拆招,而后便邵氏公司担任武生,饰演邵氏武侠片中的一干配角。
或许18岁的洪金宝长得过于老成,由他参与的《断魂谷》、《五虎屠龙》和《金燕飞刀》等电影中,角色凶狠嚣张,且多以中年恶霸的形象示人。
可邵氏公司并没有给洪金宝在银幕前过多亮相的角色,即便为恶一方,在镜头中也是一闪而过。
直至1971年嘉禾公司成立后,洪金宝则继续依仗韩英杰前辈,立足于香港动作影视圈。
此时的动作电影无疑是市场的宠儿,在邵氏武侠掀起巨大风浪之余,嘉禾的《独臂刀大战座头市》更让武侠电影风光八面。
新组建的嘉禾公司求贤若渴,导演罗维和黄枫一时成为了邹文怀的左膀右臂,为嘉禾的武侠片开路搭桥。
不同于邵氏,嘉禾给了黄枫导演极大的自主权。黄枫不负众望启用了具有功夫底子的年轻演员茅瑛、黄家达和张翼等人。
洪金宝和七小福则因嘉禾的知遇之恩,逐渐于银幕长时间露脸。
黄枫对洪金宝是格外看中的,在片场视为已出。
洪金宝虽刚满20岁,但鉴于60年代剧组摸爬滚打的多年经验,以及本身对电影制作的天赋和灵光,亦让他备受黄枫的提携。
此时嘉禾的打斗风格偏向真实感和节奏感,以功夫催动影片的整体剧情。在以李小龙为核心的嘉禾造星运动之下,洪金宝在黄枫帐下如鱼得水。
先是《合气道》中扮演爱国抗日青年,与日本人斗得你死我活。同年在《山东响马》中再化悍匪,打家劫舍、形象十分深入人心。
在嘉禾的演绎生涯中,洪金宝正反两派皆能如鱼得水,反派彪悍霸气、正派则可爱呆萌。
两种角色性格的无缝切换,共同构成了洪金宝25岁前的演绎风格。其中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龙争虎斗》中与李小龙的对手戏。
擂台上洪金宝与李小龙大摆拳脚、剑拔弩,成为影迷后来的一段佳话。
史上最灵活的胖子
在嘉禾片场的逐步上位,也让洪金宝获取了更多人脉和话语权,黄枫对于这位年轻人逐步放权。
至70年代中期,洪金宝不仅可以盘活整个武指团队,更于台前幕后一手包办、不知疲倦。
在嘉禾闯出名堂的洪金宝,早已不是邵氏3分钟领盒饭的小白演员了。
与茅瑛和黄家达多部电影的碰撞中,洪金宝在整个剧作中穿针引线,立下汗马功劳。
洪金宝在早期电影中,多以正反派二三号人物出现。正一腔热血。
仗义执言,反可以助纣为虐、无恶不作,此时洪金宝在电影的地位,几乎可以左右剧情走向、推波助澜。
或许,年轻人在剧组中的友谊是纯粹的。在嘉禾公司洪金宝与茅瑛、石天、刘家荣、梁家仁等同龄人结下了深厚的交情,也为其自立山头做足了准备。
1976年演完黄枫的《密宗圣手》后,25岁的洪金宝与黄枫和茅瑛分道扬镳,且终在嘉禾寻得自执导筒的机会。
随着功夫正剧浪潮的退散,洪金宝另辟蹊径、不墨守成规,反而获得观众和票房的认可。
无奈在李小龙死后,除了许氏兄弟的都市喜剧外。纯粹的功夫片已无法撑起了嘉禾电影的半边天,创新和改变正当其时。
与黄枫的女性崛起南辕北辙,洪金宝执导之初,更专注于功夫喜剧,并试图建立自我人设和IP。
自1975年执导的处女作《功夫大煞星》,到1978年的卖座功夫电影《赞先生和赵钱华》,洪金宝的形象已脱胎换骨。
在自我塑造的形象中,他滑稽可爱、幽默风趣,且不失灵活身手;由此洪金宝表演风格已近成熟,被业内外誉为“史上最灵活的胖子”。
名震香江的七小福
在《赞先生和找钱华》后,洪家班的基础成员已见雏形,石天、麦嘉和梁家仁的协助,洪大哥之于嘉禾的根基愈发稳固。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双赢的利益驱动,把嘉禾功夫喜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此时,洪金宝作品新鲜精彩、花样百出,最受观众喜爱。
在真功夫和轻幽默的双重作用下,洪金宝的功夫片已渐成为嘉禾的头牌。加上25岁的洪大哥年轻气盛、左右逢源,兼善于结交新人。
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七小福和洪家班在香港电影圈的影响力迅速扩散。
从9岁初登荧幕,到23岁执掌导筒,除了命运的眷顾外,智慧勤奋和强大的自省意识,共同成就了这位年少成名的功夫演员。
15年之于电影的丰富经验,亦为洪大哥90年代功夫巨星之路,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至70年代末,洪金宝和成龙双星共同闪耀嘉禾,80年代初洪、成二人与元彪,共同组成了功夫巨星“铁三角”,一时名震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