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德川还是打宁远?志司倾向一个一个地打,韩先楚:两个一起打

2023-12-14   古今记实1

原标题:打德川还是打宁远?志司倾向一个一个地打,韩先楚:两个一起打

在第二次战役之前,由于美军长驱直入,致使负责其侧翼安全的南朝鲜军第七师、第八师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分别位于大同江两岸的德川和宁远,这也给志愿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战机。不过,到底先打哪一部分敌人成了讨论的焦点。志司的多数人员倾向于一个一个地打,可副司令韩先楚却非常的坚定:两个一起打。

从第一次战役后期开始,38军112师承担起诱敌深入的重任。112师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一纵一师,战斗力非常强。当美军已经在战场形成突出部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产生了怀疑:哪有战斗力这么强,还可以收发自如的游击队?麦克阿瑟当时认为来朝鲜参战的中国人都是些自发组织起来的散兵,性质跟游击队差不多。

由于南朝鲜军推进得太慢,美军的侧翼已经暴露。鉴于这种态势,沃克让第八集团军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也就是说,志愿军的歼敌(南朝鲜军的两个师)良机很可能稍纵即逝,必须迅速地做出回应。针对这个变化,志司做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38军从球场出击,然后配合42军先后攻占德川、宁远。第二个方案:由38军和42军共同向德川、宁远发起进攻。

可以看出,志司的作战方案比较稳妥,用近两个军(38军欠112师、42军124师在东线)的兵力分别歼灭南朝鲜第七师、第八师还是很有把握的。不过,这并不是绝对意义的终极指令。韩先楚是当时的前敌总指挥,志司也给了他足够的灵活空间:“以上由韩先楚同志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韩先楚经过仔细地分析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38军打德川、42军打宁远,两个军同时行动。客观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只要战斗打响,美军必然会有所反应:侧翼被攻击,沃克很可能立刻让第八集团军回援。

除此之外,42军是四野一支年轻的部队,在入朝之前甚至已经全员参加了农业生产,他们的战斗力显然无法和38军、39军、40军相比。假如38军和42军在短时间内拿不下各自的对手,韩先楚的计划没有实现,那这两个军不但会腹背受敌,志司在第二次战役的战果也必将大打折扣。

既然有这么大的风险,为什么韩先楚还敢做这样的计划?这不仅仅依靠胆量,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说,他都有自己的理由。

从客观上讲,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关系极为不友好。我们都知道,美军和南朝鲜军之间的“嘴仗”贯穿于整个朝鲜战争。美军认为南朝鲜军战斗力差、没有军人的样子;南朝鲜军认为美军贪生怕死、只会推卸责任。

在第二次战役中(西线),南朝鲜军之所以推进缓慢,就是因为不想给美军当“炮灰”。通过这件事至少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南朝鲜军的士气并不高。韩先楚正是看清楚了这个关键点,才坚决使用1个军打掉敌人的1个师。

从主观上讲,韩先楚想对梁兴初使用“激将法”。梁兴初被彭德怀痛骂后,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正好现在志司又有命令,让38军配合42军攻打德川、宁远,韩先楚也就有机会好好地“激一激”这个“梁大牙”了。其实,在他心里从没怀疑过38军,也从没怀疑过这个铁打的梁兴初。

德川和宁远最终分别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被38军和42军攻克,这当然跟梁兴初、吴瑞林两位军长的指挥以及将士们英勇奋战有关,可也离不开韩先楚将军的关键决策。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贫苦农民不但策划了解放海南岛的“好戏”,在朝鲜战场上仍然继续撰写着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