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四力”助推巡察高质量发展

2024-01-02   安青网

原标题:安徽理工大学“四力”助推巡察高质量发展

安徽理工大学“四力”助推巡察高质量发展

校内巡察“熟人社会”监督难一直以来是制约巡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不断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巡察守正创新,通过打出“借外力、强合力、练内力、激活力”四力组合拳,学校巡察质效得到明显提升,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得到有力发挥。

“借”外力,新增巡察协作“新伙伴”,校地协作更加紧密

为进一步推动巡察监督精准化、具体化和常态化,学校党委结合第一附属医院体量大、业务性强、招标任务重实际,主动加强与淮南市纪委、市委巡察办沟通协商,两个单位分别选派2名熟悉巡察业务、熟悉医院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租用宾馆集中办公,为开展巡察提供服务保障。同时,主动委托淮南市两个有关单位提供大数据支持,为巡察发现线索提供大力帮助。

强合力,外请巡察组长“带头人”,内外结合更加有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察组长的选配,在总结前四轮巡察组长选配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年开展的第五、第六轮组建的5个巡察组中,有3位校领导担任组长,巡察第一附属医院的巡察组组长、副组长由淮南市委巡察办协调安排。同时,学校配备3位副组长,其中常务副组长一名。巡察组成员采取压茬抽调人员的方式,保证一定数量的巡察骨干力量,来自党政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巡察办、纪委办、财务处、审计处等有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43人积极协助,圆满完成第五、第六轮巡察工作,顺利实现七届党委巡察二级党委巡察任务全覆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练内力,配强充实巡前“工具箱”,发现问题更加精准

结合医院、总务、体育、工科、理科、文科及基础学院等不同单位性质。系统梳理了有关政策制度文件选编,对精准查找贯彻落实情况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工作方案上,进行再细化。围绕四项监督重点,编制“1图2册5表6单10文件”,分别制定4个问题清单,两轮分别细化54、51项观测点。在巡前通报上,进行再优化。把巡前通报和11个有关职能部门掌握情况介绍合二为一。除了纪委办、党委组织部通报的情况控制知悉范围,其他不涉及敏感信息的单位在30分钟情况介绍中一并通报,不再单独安排。在问卷对象上,进行再拓展。在轮巡察工作中,共有23527名师生、1858名医护管理人员、980名外包服务单位人员以及410名附小附幼学生家长参与第五、第六网络问卷调查,线索来源更加广泛。在信访渠道上,进行再深化。借助网络平台发布网络调查问卷和开通“码上巡”,增加了邮政信箱等反映问题渠道,同时,要求将“码上巡”二维码通过各单位内部微信群进行转发,提高知晓度。

激活力,落好监督成果“关键子”,巡察质效更加明显

加强中期调研。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多次深入巡察组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就聚焦“关键少数”,提升巡察监督精准度提出明确要求。开展组办会商。巡察办通过深入巡察组驻地等多种形式,就巡察报告、“一把手”情况反映进行会商,集中研判,严把巡察报告质量关。召开情况沟通会议。严格落实《党委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沟通情况工作机制》,围绕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的重要建议编制沟通问题清单,召开巡察沟通情况会议,3个问题在沟通情况时被巡察组采纳。做实问题底稿。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坚持边巡察边编制,切实做到事实清楚、内容真实、材料完整、结论严谨,确保巡察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师生的检验。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