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有效解决“两个薄弱”
安庆市政协走访桐城市政协江觉迟委员工作室。庆 协 摄
安庆风光。 王 政 摄
如何破解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近年来,安庆市政协持续推进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协商议事厅“三位一体”建设,让全体政协委员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协商履职在基层、服务群众在基层、提升本领在基层,有效延伸了政协工作触角,加强了基层政协工作力量,探索出了一条市县政协有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建机制 整合资源力量
“从上一届开始,我们就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先是在部分县试点,之后全面推进,然后扩面、规范、提质,到现在的‘三位一体’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发展,这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发展过程。”安庆市政协委员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文翔介绍。
面对县级以下无政协组织、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平台不足、委员履职不经常等问题,安庆市政协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鼓励基层探索创新,积极组建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简称“两室”),整合政协工作资源力量,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机制,探索拓展委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从“两室”建设,到全面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它经历了由自发到引导、由散建到全面、由无序到规范的发展历程。
2018年之前是“两室”建设1.0版,以委员自发式建设为主;至2020年是“两室”建设2.0版,推进“三应三尽”,即组织建设“应建尽建”、活动内容“应进尽进”、三级委员“应联尽联”;2023年着力打造“两室”建设3.0版本,推进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协商议事厅“三位一体”发展,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安庆市政协将“两室”建设作为基础性、牵动性、长期性工作,摆在政协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委员们在履职最小单元里发挥最大效应。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委员工作室“扩面、规范、提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两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努力将“两室”建设成为委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新平台。2022年,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贯彻举措》,将“两室”建设列入市委重点改革事项和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在乡镇(街道)、省级以上开发区挂牌成立政协工作联络组,由正科级干部担任联络组组长,配备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并重点强调了依托联络组建强“两室”的要求,“两室”建设成为了党委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2023年,市政协出台《关于推进“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协商议事厅”三位一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市政协委员“全员入室”管理办法,制定乡镇(街道)联络组职责,发布全市统一的“宜协商”LOGO,举办政协工作联络组专题培训班,开展一系列专题督查和调研指导活动,持续推动全市“三位一体”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近期,市委办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两室等设立协商议事厅,实现服务平台、履职平台、议事平台相结合,深入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拓展基层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渠道。各县(市、区)政协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和培训会等方式持续推进“三位一体”建设,认真落实好“全员入室”的工作要求,基本建立起“主席牵头抓总、分管主席分片联系、各专委会定点指导、政协工作联络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两室”386家,覆盖了153个乡镇(街道)、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及皖河农场,2720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就近就地加入“两室”,紧密联系界别群众,聚焦“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广泛深入开展学习、交流、走访、协商、服务等活动。全国政协负责同志、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安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搭平台 促进协商履职
为做深做实“两室”建设,市政协提出把“两室”建成“社情民意信息站、委员群众联络站、学习提升加油站、双向发力工作站”的“四站”功能定位,密切与群众的联络,围绕协商议事、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全市政协“两室”紧扣“四站”功能定位,常态化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品牌。
如:岳西县店前镇委员工作室着力推进“社情民意信息站”建设,通过线上微信征集、线下走访、开展小型专题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16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太湖县医卫界别活动室与迎江区“健康宜城”委员工作室合力推进“委员群众联络站”建设,开展结对共建,组建联盟,发挥参与委员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互动交流、跨区域服务群众。岳西县大健康政协委员工作室大力推进“学习提升加油站”建设,打造“岳您来悦读”书香政协品牌,配备有6000册左右图书,融藏、借、阅、研、咨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书吧,集合委员开展学习研讨,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桐城市“六尺巷”委员工作室全力推进“双向发力工作站”建设,以“六尺巷”礼让文化为引导,成功协商化解了小区业主停车难、村民建房纠纷等问题,助力基层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三位一体’建设推动政协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全体委员通过进驻‘两室’履职,进基层、察实情,准确了解掌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提案、建议案、调研视察、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把群众呼声和利益诉求以及党政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向党委、政府如实反馈,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委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本职岗位优势,为基层群众办实事。‘三位一体’建设开辟了委员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的新途径,构建了基层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愿的新通道。”市政协主席章松说。
强考核 提升履职质效
“两室”建起来后,委员能否能按要求“全员入室”,是“两室”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必须唱主角,切实在身入、心入、事入上下功夫、见实效,特别是省市政协委员,不能仅报到不参与、仅挂名不活动。”市政协主席章松说。
安庆市政协创新实施“全员入室”,将30名住安庆市省政协委员、430名市政协委员、2260名县(市、区)政协委员统一编组,就近就地分别加入386家“两室”,轮流安排值班,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和量化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微协商”“微服务”、走访周边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动,促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经常化,服务周边群众“零距离”,让委员真正“身入、心入、事入”。桐城市开展“全员入室,委组共建”,制定政协工作联络组制度,明确联络组在“三位一体”建设中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怀宁县制定了《“两室”工作考核办法》,对“三位一体”建设任务分年度量化考核;太湖县政协规范“两室”的软件建设,设立政协委员活动日,提高履职活动的参与率;望江县创新委员“六入”,全员入“委”、全员入“室”、全员入“部”、全员入“学”、全员入“访”、全员入“赛”,激发履职活力。
“‘两室’给委员履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协商推动解决具体问题,拉近委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朱劲松是潜山市源潭镇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他明显感到,委员参加政协活动“频繁了”,与群众交流“增多了”,履职主动性和建议精准度明显提高。
近两年来,省市县三级委员通过“两室”常态化履职,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切实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基层群众的普遍共识。同时,着眼彰显广大委员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和专业特长,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老百姓普遍点赞“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如怀宁县“春天的事业”委员工作室联合来自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十余名政协委员创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力量开展扶弱助残事业。迎江区“健康宜城”委员工作室集合全市10余家医卫界委员工作室,组建联盟,根据群众需求邀请不同委员工作室专家“异室执业”,开通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二维码和热线电话,打造永远在线的委员工作室。
2023年以来,“两室”向同级党委政府、县政协及市政协报送信息约2400余条,市、县政协采用编报社情民意信息600余篇,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批示470余篇,其中市党政主要领导批示184篇,全国政协采用2篇,省政协采用15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得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的批示,促进了一大批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开展为民服务、委员联络等活动1900余次;建设“委员书吧”200多家,常态化组织委员读书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500余场;开展“微协商”活动1400余次,助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500余起,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通讯员 桂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