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有海吗》
白雪生
在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发现背后,我好像看到了一种世界眼光在倏然穿透。说是一道思想的闪电,一种现代智慧的灵光,一种对传统理念的激情挑战,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出色表现,都不算夸张吧?
我又想到,在辽西久已形成历史定论之后,还需要再度打量吗?还有能力重新认识吗?在没有新发现、新认知之前,这变化的开端就是怀疑。人是需要信仰的,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与信仰同样,今天的中国人太缺乏一种怀疑的精神了,盲从已经渗透在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之中。毕竟,一个伟大的民族是离不开信仰与怀疑的。
在我看来,是怀疑改变着世界,是怀疑冲破了思想的樊篱,是怀疑产生了新的理念,怀疑恰恰是重新进入现实的一个契机,怀疑的开始恰恰标志着智慧的起始。往往怀疑比信念需要更大的勇气,怀疑比盲从表现出更强大的力量。信念是个歇脚处,而怀疑则是个无限——它是一个激情的运行。
于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振兴之中,在环渤海经济圈大崛起的机遇中,像云雾初开的一颗亮丽新星, 像含苞欲放的一枝出水芙蓉, 像蓄势待发的一帆扁舟, 像风生水起的一方飞地——
就这一转眼,锦州的城市定位被这一笔翻案改写了。
就这一转眼,锦州成了辽西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了。
就这一转眼,陆海新通道成了国家级发展战略了。
就这一转眼,锦州浮出大时代的水面了。
锦州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城市,科学定位,突破围城,转身向海,重写历史,重新找回了昨日的城市之梦,像一只浴火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发动了一场接一场的“海湾战”,久已在人心底枯竭荒秽的锦州海,滔滔滚滚,沸腾了!
于是,就有了一个横空出世的锦州海港。
于是,就有了一条纵波一跃的滨海大道。
于是,就有了一座瀛洲蓬岛似的“海洋城”。
于是,就有了高质量发展的辽西中心城市。
锦州,进入了一个“新通道时代”。正像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要同时具有多项条件: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的观念发生巨变,旧有的建筑已经明显落后。这一表述相当准确地描述了锦州当下的景观。
新地标的崛起,标志着一个锦州的“新空间意识”,也可以说是“新文化想象”——即“城市南扩”一直延伸向海。
如果说,古代的锦州地标是辽塔,昨天的锦州地标是辽沈战役纪念馆,那么,今天的锦州地标是什么?
海洋梦,湿淋淋地渗入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
锦州港。滨海新区。松山区。沿海经济带。凌海大有临海经济区。
特别是,一条陆海新通道!
一个个新鲜得犹如新生儿般的名字,过江之鲫似的,连连出现在中国环渤海的“北极岛”上。
一个个氤氲着海色潮声的辽西中心城市,成为锦州人从此走向世界的“天桥”了------
编校|孙佳慧刘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