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听好了:带孙子做到4不要,减少家庭矛盾

2023-10-31   IF枕边育儿

原标题:爷爷奶奶听好了:带孙子做到4不要,减少家庭矛盾

老人带孩子,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家每户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带。老人从千里之外赶到儿女的城市来帮忙带孙子,这样能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当然也会引发很多的家庭矛盾。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年轻人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老年人喜欢起早,年轻人喜欢睡懒觉。尤其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年轻人可能要睡到日上三竿,好不容易有一个休息日,他们要睡到中午自然醒。而老年人习惯了早早的起来准备早餐,把儿女喊醒起来吃饭。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经常这样会引起儿女的不满,这样自然就会有家庭矛盾。

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矛盾自然非常多,如果有了矛盾,我们就要学着去改善沟通。在带孙子这个过程中,一家人要互相理解珍惜,才能够减少家庭矛盾。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年轻人说,奶奶带出来的孩子特别不听话。还有的年轻人表示,因为老人带孩子增加了很多的家庭矛盾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要交车贷,房贷,还要生儿育女。他们工作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只能把娃交给家里的老人来带。还有的人说可以雇保姆带孩子,可是雇保姆又要增加一笔经济上的开销。

而且保姆带宝宝又不安全,我们看到很多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所以说娃还是交给家里的老人带比较放心。

毕竟宝宝是他们亲生的孙子,爷爷奶奶带孩子,可能会偏爱宠溺一点,但是这种爱却是真实不变的。

带娃并不轻松,淘气的孩子满大街跑,爷爷奶奶要跟在后面追。老人年龄大了,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还要给年轻人洗衣,做饭,做家务,照顾孩子,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老人没有义务给子女带孩子,他们应该安享晚年,好好过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

根据数据调查发现,我国有超过七成的学龄前儿童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参与带娃儿。可能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老人原本应该安享晚年了,却又接过了养育孙子的重任。

但是,这种付出却不一定能得到儿女的认可。在帮忙带娃的过程中,老年人应该做到这4点。不光家庭和谐,儿媳妇也笑嘻嘻。

1、不要阻碍孩子的动手能力

很多老人在带孙子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凡事包办,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帮忙,也就是说什么事情都代劳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动手的能力,宝宝在一岁以后就能够自己吃饭了,等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们能够自己穿衣服、穿鞋。

只要老人耐心的教,孩子就能够学会做这些事情。老年人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凡事帮着娃做,如果凡事包办,就阻碍了孩子动手能力。等到宝宝长大以后动手能力差,对于他们的成长会有很多的不良影响。

年轻的父母总会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家里的老人惯的,尤其是奶奶总是端着饭碗跟在后面追着喂饭。宝宝不爱走路,他们就会抱起来。爷爷奶奶在教育孙子的过程中,要学会狠心一点,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减少带娃的分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自然会减少。

2、不要过分宠爱孩子。

老年人带孩子很容易过分的宠爱,出现隔代亲的现象如果宝宝犯了错,年轻的父母会讲究遵守原则,会给他们应有的惩罚,告诉娃知错就改。

爷爷奶奶会觉得宝宝这么小,什么都不懂,不应该给他惩罚,这样就会让孩子模糊了对错的界限

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爸爸妈妈正在教育着娃。爷爷奶奶会跑过来护着娃,说我的孙子这么小,你不要凶他,不要训斥,打骂。

作为老人,在子女教育孩子的时候,无论对错都不要插手。如果有意见可以背后和年轻人沟通,不要当着小宝宝的面去训斥儿女,这样会起反作用。

3、不要抱着老观念不放。

有一种饿叫做奶奶觉得你饿,很多老人会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教育孩子特别简单,饿了就吃。现在的年轻人吃东西讲究太多了,不让宝宝吃这个,不让吃那个的。作为老人应该与时俱进,尊重年轻人的意见。

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有很多老人总是让孩子多穿一点,但是宝宝体质热,不需要穿那么多,穿的太多可能还会捂出毛病来。

时代在进步,爷爷奶奶当年再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放到现在可能都是错误的。老人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让自己和年轻人的育儿理念一致,这样也能够减少家庭矛盾。

4、不要剥夺孩子感受世界的能力。

现在的娃在爷爷奶奶的保护之下,什么东西都不能碰。老人总是觉得这也不安全,那也不安全。小宝宝孩子喜欢玩儿泥巴,在家里翻箱倒柜,都是正常的,这样,才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老人不要剥夺宝宝的好奇心,想碰什么就让他们碰,在安全范围之内的都可以。

枕边育儿寄语:

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帮忙带孩子应该抱着感恩的心态。老人劳碌照顾宝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育儿路上,一家人多交流沟通。年轻人,应该尊重老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感恩父母,帮我们带孩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