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个另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它是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它有着多种地貌类型和气候类型,因此,在西藏境内可以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这里有湛蓝的湖泊、苍茫的冰川、奔腾的江河,有最纯粹的蓝天白云,有肆意奔跑的野生动物,它可以满足人类一切对于自然的想象,是旅行者的终极梦想目的地。
作为无数旅行爱好者之一,笔者于2020年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这片神秘而壮美的土地。原本以为这可能是一生只去一次的地方,未曾想到,去过之后,西藏成了心头无法抹去的印记,乡愁般思念时常萦绕在心头。3年之后,在冥冥之中的召唤下,我再一次踏上了去往西藏的旅程。
2次西藏之行,我们都是2个人单车自驾,在西藏境内的时间每次都是20天左右。我们去了西藏的多数地方,有些地方前后两次都曾到过。第一次,我们从唐蕃古道进藏,基本走了阿里大环线,最后从青藏线出西藏。第二次,我们选择了滇藏线、丙察察进入西藏,从改则沿216国道向北出西藏。两次的旅行,让我对西藏的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感叹于风光壮美的同时,也对于肉眼可见的一些有关环境和生态的问题,有了一丝忧虑。
旅游路途中看到垃圾是经常的事,尤其是沿途方便停车、拍照的地方。如果是正式的停车拍照点,有时情况会好一些,因为毕竟会有人定期打扫。无人管理的地方,垃圾日积月累,就不那么乐观了。
能看到的垃圾主要有:塑料袋、饮料瓶、罐、一次性用品、氧气罐、烟头烟盒、广告牌、编织袋以及一些宗教用品。另外还有因为故障,被停放在路边的汽车。山崖下也偶尔可以看到滚落的汽车,因为人力和成本问题,常年留在了峡谷里。草原上有时能看到成堆的垃圾,可能是牧民迁徙留下的。随着生活方式和可获得的生活用品、食品的改变,肉眼可见垃圾里有很多难以降解的物品。
(通往甲应村的路上,海拔4500左右的垭口路边的垃圾。)
(318国道4000公里处,由于游客多在这里停车拍照,垃圾随处可见。)
两次旅行,我们每次都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阿里境内。阿里,这个平均海拔4500米的地区,被称为“千山之宗,万水之源”,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2.3万。在这样的海拔高度,基本是看不见树木的,目之所至都是无边的高寒草原。草原上的野草并不太茂盛,但是因为有很多适合牛羊食用的豆科植物,牧民会驻扎放牧。
(日土县海拔5000多米的高寒草原上的牧民。)
两次旅行,我们都走了阿里中线,时间都是7-8月份。第二次,明显感觉到气候更加干旱,看到的野生动物相比3年前要少很多。当然,这也许是因为不同年份的不同降雨量造成的,或者有着更多、更复杂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这样的普通旅游者通过两次很初级的旅行可以探究到的。我们也希望能够持续观测阿里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这片高原净土,但时间并不允许。
(仲巴县境内,省道302。)
众所周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令它们不得不在距离人类栖息地很近的地方活动,到牧场或农田觅食是常有的事情,遭受猎杀、农药中毒等严重威胁,有时甚至会发生人兽冲突。这些情况都使得野生动物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性。
在旅途中,我们看见了黑颈鹤,它是栖息在海拔2500-5000米高原淡水湿地的大型涉禽,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终生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在人类聚居地附近和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经常能发现它们的踪迹。黑颈鹤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属于“近危”保护等级。他们也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目》里,和大熊猫、金丝猴、雪豹、亚洲象、东北虎等一样,同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仅有1万只左右。
(国道317边,狮泉河支流形成的湿地,是黑颈鹤和其他一些鸟类的栖息地,可以看到塑料袋、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垃圾。)
旅游者的增加,以及旅游活动对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动物改变了原有的习性,变得更加依赖人类而获取食物。
(班公湖畔,等待游人投喂的红嘴鸥。)
在我们两次都去过的西藏一些地方,能明显看到城镇在扩张,不少地方开辟成为人类居住或使用的场所,楼房或其他大型建筑设施正在建设中。
(阿里地区某在建机场。)
在我们结束旅行之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了。在这个保护法里,凝聚了社会各界人士太多的心血和期望。毫无疑问,只要对青藏高原发展有利的,都是所有关心、热爱青藏高原的人所乐见的。
青藏高原这片最后的净土,是那样的让人心向往之,但生态系统又是那样的脆弱,环境问题、冰川缩减、气候变化等,又让人不得不产生隐隐的忧虑。希望这部保护法的出台,可以提升青藏高原现有生态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得青藏高原的动植物和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也希望有机会再去时,能看到更加美丽健康的青藏高原。
供稿:小鱼
整理/Pierre 审核/Cherry 编/angel
长按加入{月捐人计划}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