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在中国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他著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阅读的人多,而是因为他是鼎鼎大名的“禁书”。
大部分人都把他当做是小黄书来看待,注意这里说的是看待,而不是看,因为如果你真的看过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绝不是一本小黄书,而是一本思想非常超前的,城市文学作品。
之所以说他是城市文学作品,是因为,他里面表现出来的人物,思想,行为方式,谋生手段等等,都是以城市为底板建立起来的。
所以这本书一直不能被世人所接受,所理解,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强大的儒家伦理。
《金瓶梅》成书与隆庆或者嘉靖年间,差不多距今500年,可以说书里的思想,领先时代了500年,下面我们就从里面一个很不出名的人物王六儿说起,看看这本书的远比同时代作品高在什么地方。
王六儿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幸好还有个潘金莲可以对照,她们两个可以说是做的事儿都一样,但结局却完全不一样,甚至知道现在我们都不是很能理解王六儿的的行为逻辑。
(01)万恶丛中一点善
先说说王六儿这个人,《金瓶梅》是一部看了让人绝望的书,书里基本上没什么好人,而且下场也都比价凄惨,讲的都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欲望中沉沦的故事。
但有个人似乎是个例外,甚至有人称之为这本书的BUG,这个人就是王六儿,先说说王六儿干了什么事儿。
她是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的老婆,却又跟小叔通奸,还成了西门庆的情人,书里沉浸于情欲色欲中的人,李瓶儿、潘金莲、西门庆结局都很悲惨,可偏偏,王六儿夫妻和美,这一干人等都死了,王六儿还活得兴致勃勃。
王六儿出场方式很特别,她一出来就不是一个好女人,一开始他就因为和小叔子通奸被告发,“正义群众”当场将这对狗男女,捆绑起来押送到衙门,在古代这可是要浸猪笼的大罪。
但你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在西门庆手底下做小弟,王六儿的丈夫韩道国居然托西门庆的关系,把两个人放了出来。
再后来西门庆就看上了这个王六儿,第一次见到王六儿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发现她两只小脚翘翘的,长挑的身材,紫膛色的瓜子脸,水髩抹得长长的……西门庆不由得心摇目荡。
西门庆这个人,那可是色中饿鬼,一见到王六儿那可就动了坏心思了,不过这也算是西门庆的常规操作,就算没看过书,也基本上能猜到。
但接下来的事,你不看书绝对不知道,西门庆绝不是鲁莽之人,像阿Q那种我要和你困觉这样直接的话,西门庆肯定是不会说的。
西门庆是派人先去探探王六儿的口风,接下来可就是这本书的骚操作了,王六儿听到后的反应是微笑,有点惊喜,也有点意外:
他家这么多美女老婆,咋就看上我这丑货?
一个有夫之妇这样想,是不是有点震碎三观的感觉,这是天雷勾地火,两个人很快勾搭成奸,而且西门庆也使出了她对付女人的绝招,能用钱搞定的,绝不含糊。
西门庆就帮王六儿在市中心的狮子街上,花120两银子买了一套新房子:门面两间,到底四层,这样的房子,妥妥的城市中产住宅,比武大郎的房子还要好。
这是故事的开始,如果王六儿的行为震碎了你的三观,兰陵笑笑生的大招还在后面,通观全书,王六儿和韩道国居然是一堆少有的恩爱夫妻。
而且王六儿结局很好,西门庆死后,围绕着西门庆的妻妾和兄弟,走得走散的散,改嫁的改嫁,做妓的做妓,比《红楼梦》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还要凄惨。
当你以为这是传统的善恶轮回报应的时候,王六儿结局超好,丈夫死了之后,他最终嫁给了小叔子韩二,还继承了富商的家业和田产。最后,金兵攻打大宋,天下大乱,但王六儿和韩二相依为命,平平安安。
这可能是全书少有的结局好的人物了,也算得上是,万恶丛中一点善吧,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看似完全不可理喻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超前的是非观念。
(02)潘金莲必须死
小说中,王六儿的出场,其实是为了和女主潘金莲做个对照,这可不是无端猜测,潘金莲在娘家排行老六,小名潘六儿,跟王六儿的名字有独特的关联,作者是刻意这么写的,留给我们一个超前的思维意识,偷情无罪。
潘金莲之所以被杀,完全是因为他杀了武大,跟他的偷情,跟他的放荡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理念,小说没有明说,只能通过王六儿这个人物来体现。
明代是贞女自杀现象非常严重的时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明代被推向了顶峰,那些假道学的人,一听到有人通奸,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两眼冒着金光,感觉一定要亲手杀了这个奸夫淫妇才算是维护了心中虚无高尚的道德感。
看看《水浒传》里那些残忍的虐杀,只有杀戮才能满足英雄们幻想出来的道德正义,卢俊义对待偷情的妻子,将其凌迟处死,开膛摘心,残忍无比。
那李逵毫无来由地杀了狄太公的女儿,实在是冤枉中的冤枉,李逵撞见狄太公女人偷情,不管不顾地将狄太公女人和与其偷情的那个男的砍成肉酱,丝毫不顾收留自己的狄太公的心情,只留狄太公一人在黑夜中痛哭。
阎婆惜是郓城县最有名的妓女,挂着天香楼的"头牌",歌舞辞赋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而且貌美无比,后来委身于宋江。
阎婆惜一个美人宋江不喜欢,也忍受不了阎婆惜和小白脸张三眉来眼去,恼羞成怒之下,杀了阎婆惜,这是诱因之一,也是宋江的一贯作风。
更惨的是潘巧云,杨雄杀死潘巧云的手法却十分的残忍,他先将潘巧云的舌头割了,之后又将其肚子剖开,从心窝一直割到小肚处,将其心肝五脏取出,挂在松树上,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潘巧云和自己师哥偷情了。
还有就是更著名的武松虐杀潘金莲,纵是水浒传里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女性,都没有好下场,大英雄的,最见不得女人们偷情,感觉这就是天大的罪孽。
而且英雄好汉们,杀人的时候,完全是把女人当作是小动物,各种残忍,唯有此才能显示自己道德高尚,与这等不知羞耻的人彻底决裂。
只有武松杀潘金莲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她是杀死武大郎的凶手,但倘若潘金莲只是通奸而已,想必正义感爆棚的武大郎同样会跟李逵一样,剁了这对奸夫淫妇,武松之前就准备这么干,只不过是没抓到个现行而已。
要是抓到现行,那下场肯定又是一场虐杀,这就是梁山好汉们的逻辑,但显然兰陵笑笑思想要先进得多,在他笔下,王六儿就是为了和潘金莲做对照,潘金莲的死,不是因为他的放荡和偷情,完全是因为杀夫这种彻底触及人类底线的行为。
(03)现代人都比不了的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表现出来的现代化思想,超前500年,甚至连现代人都比不上,用现在的语言来总结就是,关我鸟事,管你鸟事。
这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相处与古代最大的区别,也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在城市里生活,大家都是陌生人社会,相互之间互不打扰,充分体现了自由的原则。
关你鸟事,听起来粗俗,却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我干的事情,只要是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你就不要来评判过,这是现代思想的结晶,但是在兰陵笑笑生那里,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王六儿和小叔偷情被捉,捉奸的好事者却被西门庆打了一顿,花了几十两银子才被放出来。好玩的是,这四个好事者的名字是“车淡”、“游守”、“郝闲”和“管世宽”,都是谐音,作者这是在讽刺他们多管闲事呢。
作者的谐音梗如此明显,就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对于别人的事情过于关心,对于跟自己无关的人和事,总是以大义凛然的道德制高点做出批判,一直都是伪君子最喜欢做的事情。
儒家一直都有只讲道义不讲现实的毛病,等到西门庆死了,王六儿撺掇韩道国拐走西门庆的银子,说了一句话:“自古有天理倒没饭吃哩”,要天理还是要吃饭。
众生平等,不分贫富贵贱,《金瓶梅》这本书写出了世间的百态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苟且,假道学们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是造成大量人间悲剧的根本原因。
兰陵笑笑生,以城市生活为基础,脱离了传统的儒家伦理,才能写出这样,现代气息非常浓的作品,之可惜社会是会倒退的,城市之光只是灵光乍现之后,又长期退回到以农耕为主的儒家传统伦理中去了。
王六儿是兰陵笑笑生写得最颠覆传统的一个人物,和小叔子通奸,和西门庆偷情,但偏偏她却是夫妻和睦,最后的乱世之中,还能和女儿团聚,这样的兰陵笑笑生,不知道比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高出来多少。
关于王六儿这个人,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