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高超,造型古朴,刻工精巧,国家级文物,福建莆田释迦文佛塔

2019-12-16     视觉秀旅游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广化寺的东侧。俗称广化寺塔。石塔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塔上第二层北门右门柱上"乾道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醇挈家同登"字样看,该塔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就已建成,故创建年代最迟应在南宋乾道元年前。释迦文佛塔建筑技术高超、造型古朴,刻工精巧,是研究古代建筑、石雕艺术以及宋代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为辉绿岩石构筑,五层八角形,仿木构楼阁式建筑。通高28.20米。须弥座八面束腰,高80厘米,腰间浮雕狮子滚珠和花卉,转角浮雕侏儒。南面正中砌石阶5级通塔身,阶两旁各置望柱一对及海水卷云纹栏板。回廊栏板浮雕云水纹。第1层塔身直径10.50米,第5层直径7.64米。第1层东、西两面开门,其余设佛龛,门龛两旁浮雕罗汉。第2~5 层,四面开门,四面设佛龛,门旁浮雕金刚武士,龛旁浮雕观音菩萨。各层出檐1米。绮柱瓜楞形,柱顶斗栱作双杪三下昂。檐下各出两层叠涩,浮雕凤凰、双头羽人、飞仙以及花卉等图纹。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第5层内顶为四组叠涩结构的八角藻井。有石阶可供游人登上塔顶,观赏风景。


释迦文佛塔为全国名塔之一,在《兴化府志》、《莆田县志》、《南山志》均有记载。从石塔的结构看,每层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表现为一杪一昂加一杪一昂的做法及形式,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为人们研究古代建筑的斗拱结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塔身上许多精美的浮雕,尤其是罗汉立像的面部表情及神态,浮雕的菩萨和罗汉或手施密宗手印,或手持铃杵等密教法器,无疑对我们研究南宋佛教文化艺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此塔经受过1604年12月29日8.0级大地震的考验而完好无损,原因何在?首先,该塔坐落在离地面3-4米深的整块岩石上。在坚实的花岗岩上扎基础,广度达400多平方米,而塔身皮宽12米,八面每面宽5米,塔的占地面积为119.5平方米,只占基础的三分之一弱,这就十分稳固。其次,塔墙薄,塔身空,四面开门,巧设佛龛,大大减轻塔体重量,可减少对基础的压力。其三,施工精细,石块砌接处平整密合,并有榫卯穿接,使全石塔整体性强,各层塔檐翘举虽长而薄,使外檐轻而牢固,拱斗层层托出,以减少石梁跨度。塔身八面,可抗拒四面八方来的破坏力,尤能抗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eyC28BMH2_cNUg1u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