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已经“白菜花”,大学生的含金量自然也和过去无法想比。
除了名校的大学生之外,其他毕业生的就业都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还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再加上如今就业的大环境不是很好,对于家长来说,也不指望着学生能找到多么高薪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铁饭碗”类的工作是最符合家长心中的预期的,每年毕业季,都能看到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导,希望学生能考公、考编等等。
在加上心中,考公考编上岸之后,学生就等于吃国家饭,这辈子都不需要在为学生的生活发愁,有学生吐槽说,自己上岸之后,家长对自己的态度都变了。
大型双标现场,学生吐槽考公后家长态度变化
之前网友也有一个段子,一个男生带着月薪1W+的女主播回家见父母,父母很冷淡,但带着月薪3000的小学老师见父母,父母恨不得马上就安排两个人领证。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说到底,“铁饭碗”类的工作才是家长心中最认可的工作。
原本以为那只是个段子,但没想到现实生活中家长也真的是这样的,这位大学生表示,自己考公上岸后,爸爸的一下子长高了,因为腰杆值了。
想要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平常在家但凡超过三天,妈妈就絮絮叨叨的不停,看自己怎么都不顺眼。
也根本没有机会睡到自然醒,到了父母认为该起床的时间,妈妈马上就会推门而入,拉床帘,掀被子等等。
这位大学生就说,自从自己考上了编制,妈妈的腿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就连自己吃闻起来臭臭的螺蛳粉,妈妈都没有絮叨自己。
还帮自己把锅刷了,自己睡到12点,妈妈不仅不掀被子,还温柔的问自己想要吃什么,这样的待遇让大学生感觉自己飘了。
这位大学生就更加夸张了,上岸后,自己天天在家躺着,只有吃饭上厕所的时候才会下床,妈妈竟说他是他们家最勤快的人。网友调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编,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往往是好几万人竞争一个岗位,大学生能够上岸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父母的态度有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家长对“体制内”的工作情有独钟
有的大学生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太枯燥,一眼就能望到头,没有挑战性。有的大学生认为每个月开到手的那点工资太少了等。
因此很多大学生对于家长希望自己考公考编的想法不是很理解,甚至还有不少大学生认为父母没有追求,眼界不够。
其实说实话体制内的工作能够成为“香饽饽”并且久经不衰,是有原因的,或许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理解。
但是等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学生们就会发现体制内的工作意味着稳定工作,稳定的收入,超出大多数行业的福利,以及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模式。
除了体制内的工作,没有哪一份工作能让你从入职干到退休,不少行业到了中年时候就面临失业。
没有工作就没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大多数私企都是996的工作模式,法定节假日也需要加班,但体制内的工作每天严格8小时工作制,所有假期都能正常休息。
受特殊事件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失业,或者是停工,这都意味着没有收入,但是体制内收入是不受一点影响的。
大学生要想顺利上岸,还需要不断努力
总的来说,没有哪一份工作的幸福指数能超过铁饭碗,不然的话每年的报考人数也不会居高不下。
但体制内的工作有多香,上岸就有多难,大学生要想顺利上岸,也需要有一定的实力,首先就是学历方面。
大多数的公务员岗位都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但竞争者中不乏名校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因此学历越高上岸的几率越大。
其次也非常考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要多参加一些活动、比赛等,以此来锻炼自己。
另外公务员考核是非常严格的,除了笔试和面试之外,还有政审环节,会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以及素养进行审查,甚至需要审查三代内的直系亲属。
有污点是难以通过政审的,因此大学生不仅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家长也需要谨言慎行,以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话题讨论
你上岸前后,父母反差大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