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脚部的发育很关键,鞋子选不好,不但穿着不舒服,也很容易引起扁平足、脚趾内外翻等各种问题。
郑州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朱智医生,也曾提醒家长,儿童的足部骨骼可塑性很强,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足以造成孩子脚部畸形。
当你去鞋店买鞋时,多数鞋店老板是不会那么仔细地告诉你买鞋误区的,反而会多给你推荐一些较贵的鞋子。贵,但不代表适合孩子穿。
妈妈在给孩子选鞋时,一定要避开这4个误区,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1
鞋子要买大一码
孩子长得快,鞋子通常穿没多久,就短了,所以不少家长为了方便,在给孩子买鞋时,会故意挑大一码。
大码鞋确实可以节省换鞋的频率,但孩子穿上后,由于空间大,孩子的脚得不到稳定的支撑,走路时脚容易向前冲,造成损伤。
甚至可能因此形成内八字、外八字,影响走路姿势。
我们买鞋,其实不需要买太贵的,以舒适为主就好,一旦码数不合适,及时更换就好。
挑鞋时,让孩子把脚抵到鞋后跟的位置,我们用手指按压孩子的鞋头,有一指宽就刚好,没必要特意买大码鞋。
2
鞋底越容易弯曲越好
买过鞋的妈妈们,可能都有这么一个习惯:折一折鞋底,看是否容易弯曲?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鞋底弯曲度好的鞋子,柔软度高,这样适合孩子跑跳,也不容易坏掉。鞋底的材料,确实很重要:
不能太硬,过硬的鞋底容易导致孩子骨骼畸形、足肌受损;但也不能太软,太软弯曲度很大,位置恰巧位于足弓处,容易伤到足弓。
判断鞋子鞋底硬度是否合适,最好的办法就是看鞋底弯折的位置。
靠近脚前跟的三分之一容易弯曲,后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弯曲,那么这双鞋子在鞋底上是适合孩子穿着的。
3
鞋面越软越好
鞋面跟鞋底一样,不是说,越软越好,软硬适中才最佳。
过于柔软,对于调皮好动的孩子来说,很难起到保护作用。比如说,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石子玩耍,容易受伤。
而且,孩子的脚部还处在可塑性非常高的时候,鞋面过软,如果孩子走路时,脚指头不安分,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脚底姿势,影响走路姿态,还有可能造成脚踝和韧带扭伤。
最好是着重看鞋面的透气度,不建议买塑料、合成革等透气性差的鞋子。
透气性差的鞋子,会让孩子的脚处于闷热环境,引起足肌松弛无力,不足以支持足弓,导致扁平足。
4
选鞋追求潮流
市面上儿童鞋子种类超级多,各种新奇就是为了吸引孩子的喜欢。
男孩子喜欢“叫叫鞋”,女孩子喜欢鞋面有亮片、有小配饰的可爱鞋子,妈妈们带孩子买鞋时,总是会满足孩子这个小要求。
然而,这一新奇的设计,却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走路习惯。
比如说叫叫鞋,孩子会因为好奇,而不停地在走路时,特意弄出响声。
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孩子走路跛行,一脚轻一脚重。对于幼儿来说,更会影响到孩子腿部的感受,分散孩子注意力,出现走路安全问题。
所以,不建议给太小的孩子买一些看似潮流的鞋子,孩子足部发育关键期,舒适、透气、健康,更应该是我们挑选的重点。
5
不同年龄段的挑鞋要点
7-12个月
这个年龄段孩子还未有足弓,协调性和稳定性较差,鞋子主要以透气、保暖性好、柔软为主。
1-3岁
孩子足部发育较快,足弓开始显现,选鞋应注重轻便、柔软、舒适、鞋底厚度硬度适中为主,最好鞋底有摩擦,能防摔。
4-6岁
孩子足部发育将近成年人的60%,但下肢力量还不够强壮,需要格外保护脚部,选择脚后跟有一定硬度,能保护踝关节的鞋子,鞋前弯折区最好能与孩子脚趾折弯位置对应。
鞋型窄、后跟高、前翘大的鞋子都可能造成骨骼畸形,足肌受损,不建议给孩子购买这类型的鞋子。
7-9岁
孩子双脚灵活性非常强,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们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运动鞋,或透气性好、鞋头有保护的布鞋。
10-15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足部发育基本停止,但骨骼骨化和关节发育仍在继续,而孩子的运动量急剧增加。
选鞋时要注意鞋子的舒适度、脚跟的保护性、鞋底减震等。
我曾经在给孩子买鞋的时候,也走过不少弯路。后来才意识到,给孩子买鞋不能像买衣服那样随便,单好看经穿就行,更关键的是要看细节处。
这4个选鞋误区,希望妈妈们都能避开,为孩子买到穿着舒适又健康的鞋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brtXEBfGB4SiUw-w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