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警花与网恋男友奔现,穿警服给他看,不料把他吓得报警

2022-04-22     史家霸唱

原标题:2014年浙江警花与网恋男友奔现,穿警服给他看,不料把他吓得报警

2015年3月,浙江宁波某派出所民警接到一起报案,报案人章先生说,他感觉自己交往的警花女友有问题,总是让他花钱。按道理说情侣之间交往,男方为了讨女方开心,花钱多半免不了,但章先生的一番讲述还是引起了警方怀疑。

章先生说,自己的女友名叫陈宣萱,陈宣萱出生于1990年,十分青春靓丽的一个姑娘,她在110指挥中心工作,平时工作会比较忙,所以两人见面并不多,而且,自己至今没见过陈宣萱的庐山真面目,她称自己生了病,要挡住脸,每次与章先生相见都戴口罩。

这么看起来,章先生和陈宣萱认识的时间不长,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章先生表示,自己与陈宣萱认识纯属偶然,他一直单身,没认识合适的结婚对象,2014年12月的一天通过交友软件找附近的人,忽然就刷到了“警花”陈宣萱个人资料。

看到头像,章先生很心动,加上好友后,章先生更对陈宣萱倾心不已,陈宣萱给他看了警官证,还展示了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等,有时候章先生想知道陈宣萱在哪,陈宣萱直接发来定位,定位也确实显示她在公安局,章先生欣喜不已,真没想到自己可以与警花加好友。

而章先生的学识也让陈宣萱倾慕,聊了一阵子后,陈宣萱直接叫章先生“老师”,这极大满足了他作为男人的虚荣心,哪个男人不想找个又有能力又美丽,还对自己爱慕佩服的女朋友呢?章先生也没法免俗,之后一段时间,他又陆续加到了陈宣萱的父亲母亲和好友瑶瑶、小薇的联系方式。

加上他们后,章先生发现了4人在陈宣萱朋友圈跟她的互动,都是在加他好友之前的,这更让章先生对陈宣萱信任。章先生还提及,跟陈宣萱聊天的过程中,陈宣萱曾在吃饭时拍宁波市公安局食堂的碗给他看,甚至发了她身穿警服在外面做头发的小视频,只不过没有露脸。

两人渐渐熟悉起来,陈宣萱便邀请章先生到她家“奔现”,章先生高高兴兴地去了,还积极地帮陈宣萱整理屋子,看到了她那些证书和警官证资料,陈宣萱甚至当着他的面拿出了一件警服,穿给他看,一系列的举动获取了章先生的信任。

但为什么章先生又很快报警呢?还是跟钱有关。

章先生回忆,和陈宣萱认识之后,陈宣萱曾先后3次问他借钱,第一次是在2015年2月9日,她忽然说自己有个朋友到了宁波,钱包丢了,卡还在,希望章先生能帮帮忙,给她卡里转1000元,章先生一查那卡和名字,发现是广东的,有点儿怀疑,问陈宣萱,陈宣萱再三保证没有问题,他便将钱转了过去。

5天后,陈宣萱第二次借钱,这次是父亲生日要买名贵的礼物,章先生正想在未来岳父面前刷刷好感呢,于是又给陈宣萱转了2700元过去;又过去了10天,陈宣萱忽然语气很着急地对他说自己需要给师父送礼了,但拿不出那么多钱,章先生随即把身上的几千现金给了她。

但这还不够,章先生想了想,索性将自己的一张信用卡给了陈宣萱,让她先用着,结果从24日开始,他就连续收到消费的信息,第一次刷了2700元,章先生没在意,这点钱对他而言还不算什么,可没想到之后短短的6天,信用卡直接被刷到限额了,前后刷掉了一万多。

章先生有点受不了了,也有点怀疑,自己为陈宣萱花了那么多钱,结果连正脸都没见过,难道遇见假警察了?这个念头从脑海中浮出后,章先生左思右想不能确定,最后选择了报案。

警方接到报案展开调查,发现陈宣萱的身份有很大的问题,按照民警的要求,章先生继续跟陈宣萱联系,要求她将卡还给自己,陈宣萱便发消息告诉他卡已经放在了公寓大堂,拿到卡后,警方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是39层某房间的客人来放在这的,沿着线索,找到了陈宣萱。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陈宣萱这个人根本就是虚构的,实际上,章先生是掉入骗局了,骗他的女子叫朱玲,朱玲根本不是90后,34岁的她此前曾经因为盗窃被两次判刑,出狱之后不盗窃了,改诈骗。

在朱玲的房间里,警方找到了多部手机,她就是利用这些东西分饰5角,包括父亲、母亲和好友2人,分别跟章先生沟通,获取他的信任,进而骗钱,章先生对朱玲扮演的“警花”陈宣萱身份深信不疑,是因为她的那些手段和假冒资料,事实上朱玲使用的警官证是伪造的。

照片是ps的,工号是一个男警察的,荣誉证书和获奖资料全是假的,警服也不例外,连定位都造了假......

朱玲戴口罩见章先生,因为她的真实长相根本就没那么青春美丽。她的骗局不高明,但凡章先生在最初多留个心眼,就能及早识破,偏偏章先生被“警花”身份迷了眼,上了当,不光他上了当,还有另一位叫做殷先生的也上了当,他被朱玲直接骗走了11万,比章先生更惨。

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朱玲假冒警察身份进行诈骗活动,这种行为已经不单单侵害他人财产权益,更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涉嫌招摇撞骗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立案侦查,它的危害性更为特殊一些。朱玲冒充警察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情节严重,要面临的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再加上她之前的盗窃前科,理应从重。

此案也给章先生、殷先生这样的受害人提了醒,网上交友本来就充满未知性,难以辨认对方身份真实与否,更何况对方上来就直接自称公职人员提要求?与其寄希望于虚拟世界,不如经营好现实,不要轻易地对陌生人付出自己的信任,防人之心不可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10d9a2f711c51983afc121200bb3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