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数据。
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根据 IARC 最新数据,中国新增癌症患者 457 万人,占比 23.7%,成为癌症新增人数最多的国家。
最震惊的是,在癌症分布类型上,乳腺癌新增人数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2020 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图源:WHO
不止是全球,在中国,乳腺癌也是女性第一大高发癌症!在过去十年,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发病率更是迅速升高,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生气会引发乳腺癌?
一说乳腺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种说法“肯定是被气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怎么好端端的又生气了?”
“你非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好好好,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谢邀,代入了,一个比一个生气!
医学证明,经常生气的女性,确实更容易被乳腺疾病盯上。乳房是情绪的“靶向器官”,就像是一面镜子,任何不良情绪都会直接被反映出来。
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乳腺疾病,如果再加上疏于治疗,那么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乳腺癌最喜欢的五种“胸”
乳腺癌可不是无差别攻击,它也有自己的偏爱。情绪会一定程度影响乳腺健康,而下面这几种“胸”,就是乳腺癌的重点关注对象!
1
BRCA1/2基因突变的胸
BRCA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帮助预防癌症。
当BRCA基因“罢工”不工作了,癌症就会找上门来。如果身体中携带了BRCA1/2致病突变基因,再加上外在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就很容易患上乳腺癌。
并且,还会遗传!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下一代有50%的几率遗传到这个基因。
2
密度高的胸
密度高≠胸大,胸大是因为脂肪含量多。
而密度高,是指乳腺组织多。不管胸大还是胸小,乳腺组织的差别,微乎其微。
乳腺组织多的胸,很便于乳腺癌的隐藏,不容易被摸出来。
亚洲人的胸部,腺体组织更多,是乳腺癌生长的理想安居之处。
3
体内过高的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水平过高的女性具有以下特征:
≤12岁就来大姨妈的、>55岁还没绝经的;
未育或晚育、未哺乳的女性;
生病了用激素来治疗的人;
肥胖人群等。
这些人群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更容易受过量雌激素的刺激而患乳腺癌。
4
生过病的胸
比如:乳腺囊肿、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疾病等,得过此类疾病,也容易患乳腺癌。
再加上很多女生做过手术后没有复查。癌细胞就会趁机在胸部安营扎寨。
5
酒精、吸烟、放疗
尼古丁、酒精是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能助长他们破坏人体组织。除了乳腺癌,整个癌症家族都喜欢他们!
长期暴露于辐射中,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概率。
如何自查乳腺,提前预防?
乳腺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生存率可达90%。
建议女性20岁起,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最好在月经后第9~11天自检,此时乳房腺体回缩,而肿瘤一般不会回缩,容易被揪出来。
乳腺自查办法
1
站立检查
站在镜子前,双手举过头或自然垂下,观察两侧乳房形状是否平整对称,有无凹凸不平;乳头是否有糜烂、分泌物和皱缩。
2
平躺检查
仰卧,左肩稍微垫高,左手放在头上。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检查是否有液体流出。
3
触摸检查
以乳头为中心,用指腹触摸乳房各部分注意有无肿块,疼痛点。触摸时注意手要平面移动。
4
腋窝检查
注意双侧腋窝和锁骨上窝,触摸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如果B超发现有疑问时可以进一步进行钼靶检查及乳房的核磁共振检查;
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
别看男人的胸“平平无奇”,那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血管、神经、脂肪、肌肉和乳腺,女生有的,男生也都有。
所以男孩子也要警惕乳腺癌哦~
如果你发现皮肤呈橘皮样改变、颜色异常;
乳头有发红的液体溢出、局部凹陷或凸出;
乳房疼痛、有肿块等...
一定要及时去乳腺外科就诊!!!
各位喜欢听小康妹儿聊天的朋友们
看这里
好多朋友说
最近都收不到小康妹儿的科普故事了
那是因为微信公众号又搞了个新的规则
现在只有你把【星标】点起
再把最底下的【在看】,【点赞】,【留言】整起
才能看到小康妹儿每天摆的龙门阵
【点一点】,小康妹儿祝你熬夜不长痘~
【转一转】,小康妹儿祝你吃多不发胖~
【评一评】,小康妹儿祝你天天不便秘~
编辑 | 鱼鱼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封面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