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日,三胎政策放开后,网上瞬间“炸了锅”。
某宝上,一款三层铁制床架成为“网红”,有网友PS出一张照片:一胎待遇是豪华的欧式大床,二胎待遇是木质的上下铺,等到三胎时,变成了单薄的三层铁架床。
有媒体还针对三胎政策,特意做了一份名为“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的不记名投票。
结果高达2万多人选择“完全不考虑”,在样本数据中占比达到80%。
虽说这样的调查数据比较片面,也不够权威,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对“三胎”的态度,似乎并不是太积极。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无非是因为养育成本、教育成本等诸多方面,父母都要付出3倍的精力、财力,与一胎家庭的“幸福指数”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等父母年老以后,三胎家庭可以苦尽甘来,对比一胎家庭,孩子会轻松许多,二者差距很大。
事实上,用不了20年,我们身边就会有很多一胎家庭和三胎家庭形成明显的对比,现实很骨感。
对《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剧中“刘梅”与“夏东海”再婚后,各自带着孩子组成新的“三胎家庭”,一家五口的欢乐生活,为很多人留下了温馨有爱的回忆。
那么三胎家庭该怎样做,才能过得像《家有儿女》中一样幸福呢?
答案是“有钱”,非常非常的“有钱”。
曾有网友统计,夏东海一家住在北京二环,房子是四居室,孩子们步行上学,证明还是学区房,如今这套房价值在几千万。
在生活上,十几年前他们保持每顿至少6个菜,3个孩子除了上学外,夏雪学过舞蹈、插花,刘星学过魔术、足球,夏雨更是学电脑、学相声、学钢琴、学画画。
而这样的经济负担,相信绝大多数三胎家庭很难承受得起。
不得不说,在养儿育儿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养1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养3个孩子,意味着经济负担要翻3倍,家长在工作上也要付出3倍努力,可能在经济上才不至于太捉襟见肘。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把娃健康抚养长大,需要付出的不止有财力,更要有精力。
尤其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父母充当的角色,就像是一位“24小时随时待命,365天无休”的保姆。
只养1个娃的情况下,家长大多可以游刃有余,如果有老人的帮衬,还能略显轻松,个人可支配时间也比较多。
反之如果要照顾3个孩子,即便是“拉长战线”,将生育的间隔时间增加,仅凭夫妻二人也很难胜任,就算有老人帮忙带娃,也难免承担更高的精力成本,日子不会过得太轻松。
关系再好的兄弟姐妹,平日里也少不了磕磕绊绊,尤其对三胎家庭而言,孩子们闹矛盾更像是“家常便饭”。
同事小李就曾多次向我吐槽,她认为,养育3个孩子,最难的不是花销大,也不是费心操劳,而是3个孩子间无休止的争吵。
前1秒3个孩子还在和平共处,老大陪老二看着老三一起玩玩具,转眼间可能就已经大打出手,要不是老三推了老二,就是老大给了老三一巴掌,总之很少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每当3个孩子吵架,甚至是大打出手时,小李都会觉得烦不胜烦,开始还会认真判断到底谁对谁错,讲讲道理,后来干脆每人“各打五十大板”,不顾孩子们的抗议和反对。
我们常说作为三胎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们要“一碗水端平”,但很多时候孩子们出现争执,恰恰因为“众口难调”,家长永远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
试想三胎家庭的家长除了要努力工作,操心孩子们的学业、成长外,还要千辛万苦地维护好家庭关系,这绝对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而对一胎家庭而言,小两口只需要维护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夫妻的婚姻关系,与三胎家庭的家庭关系维护难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老苗结语:
虽然作为三胎家庭的父母,难免要承担更大压力,遇到的现实问题也更多,但并不意味着一胎家庭绝对会比三胎家庭更幸福。
每个人的生育观念不同,亲眼见证3个孩子相亲相爱,一起长大成人,这种成就感、满足感是一胎家庭家长很难体会到的,而且等父母年纪大了以后,三胎家庭在养老上更有优势,而一胎家庭的压力无疑会大很多。
今日话题:你觉得一胎家庭和三胎家庭还有哪些差距?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