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如果现在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你肯定会感叹一句,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史是非常坎坷的,现在的人们安居乐业,很难理解那种艰难。尤其是近现代的历史,在清朝末期,由于清朝统治者自以为是导致中国和那些西方国家,划开一道的鸿沟,自此之后,中国就进入很长一段时非常屈辱的时期。
但那段时期,中国人民备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外国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肆意妄为,好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在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时候,中华民族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哪个时候可以说家家户户的男人都想参军上前线,即使是女人也竭尽全力想为战争出一份力。那时候参军入伍没有那么多约束,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把侵略者全部赶出去。
虽然战争时代已经过去,可是军人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现在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我们国家设立了几个战备状态,如果启用一级战备,这个时候就全部的军人都会被征召回军队,那必定是很多人往同一个方向赶,即使现在交通很发达,也不能避免买不到票的情况,到时候要怎么办呢?
一:居安思危
当今中国发展的路程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反省,于是在建国之后,中国在不断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只有真正的强大,才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即使新中国成立,我们的处境也并不是很乐观,因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落后别人一大截,后来也爆发了很多的战争,不过在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国家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任何的军事冲突,我们国家国内一片祥和,百姓也过起了安稳的生活。
中国自古以来主张以和为贵,向来不会主动的挑起事端,欺负别的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和平时期后,很多人就开始质疑一个问题,现在中国的军队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他们是否还具有战斗力?关于这个问题丝毫不用质疑,虽然中国军队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各种战争,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即使现在国内一片祥和,我们也必须有所准备。
在军队当中流传过一句话,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备。在这个世界之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兴许上一刻非常平稳,下一刻就会战乱频发,尽管我们国家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战争,但军队内部仍然保持着备战状态,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战争,我们国家还把备战状态分为了几个等级。
二:备战等级
为了提防战争的发生,我们国家一共制定了四种战备等级分别为四级战备,如果我们国家启用四级战备,那得说明了国外发生了事端,对我们国家周边的地区,可能会产生影响。三级战备则是我们国家周边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我国,如果启用二级战备,那就是国外的局势已经对我们国家产生了直接的威胁,一级战备则更加严重。很可能下一秒就会爆发战争,此时所有军队的人员全部会被召回军队当中。
一级战备的条件下,整个国家都进入了紧张的状态,所有的事情都会为军队让路。可即使是这样,把休假的军人召回到部队当中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的军人,他的部队都不是在本地,所以他们需要购买车票回到军队,但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车票向来都非常紧张,如果在这种程度像军人没办法购买车票,导致军人无法正常归队,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三:军人优先
关于在一级战备条件下军人买不到车票导致无法归类的问题,实际上非常好解决,那所有的车站之内都会存在军人优先的窗口,在这里会为军人优先的提供服务。即使已经大排长龙,那么军人也可以直接走到最前面。在一级战备的条件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会为军人服务的。
如果军人根本买不到车票,车站也会出面进行协商,和已经买到票的旅客进行协调。我相信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愿意为军人让出一张票。军人的职责就是护卫我们安全,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夕是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应该尽全力支持军人的工作。
在一级战备的条件下,军人肯定要全部回归到部队当中。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普通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要求呢?一般来讲,国家开启一级战备,紧张的感觉还是要有的,毕竟可能战争下一秒就会来临。而这个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讲,你则需要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工作的节奏,相信我们的国家,也想行那些每天刻苦训练的军人。
四:负重前行
很多人不理解军人优先的意义,甚至有人会不服气,在这个时候,不妨回过头去看一看,中国历年抢险救灾的现场,不管什么条件,不管多少困难,即使是有身命危险,军人永远是冲在最前线的,而对于受难的人们来说,看到他们的身影,就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他们的肩上扛着责任,国家危难之际就是他们出手之时,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够生活的如此安稳?其实这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你看不到的很多地方都有人的存在,而这些人默默的守护者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叫什幺姓什么,只知道他们有个名字叫做军人,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讲,责任两个字是刻在骨子里的,很多人都说,若有战,召必回,即使退役也是一样,只要国家需要自己,他可以无条件地奔赴一线。在车站当中的军人优先,并不是为了凸显军人的优越性,也不是专门为他们提供“方便“,这是军人本来就应得的,军人无论什么事情都冲在第一线,在买票的时候当然也理应优先。
引用文献
《左传·襄公十一年》《白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