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为何先围歼罗马尼亚军队?先弱后强

2023-12-09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为何先围歼罗马尼亚军队?先弱后强

二战苏德战争,对于如何打赢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统帅部想了许多办法。其中在制定“天王星”反攻计划时,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斯大林助手安东诺夫4人共同商量了个对策,那就是先打德军的仆从军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然后再围歼保卢斯第6集团军。那么,苏军为什么不直接围歼德军部队呢?先围歼罗马尼亚军队有什么好处呢?

01“天王星行动”计划出台背景

1942年夏季作战,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划分A、B两个进攻集团展开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也迅速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来应对B集团军群的进攻。但是,到9月份为止,双方围绕斯大林格勒的争夺各不相让,苏军虽然不断集结了大量防御部队,却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困办法。这时,斯大林把救火队长朱可夫从中线调到了南线,让他和华西列夫斯基一起协调三个方面军的指挥作战。

一方面,斯大林给朱可夫3个集团军,要他在9月初改变战场态势。1942年8月27日,斯大林命令朱可夫以最高副统帅的名义亲临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同时给他3个集团军务必于9月2日对德军展开进攻,但朱可夫到第1近卫集团军后发现部队集结困难,别说2号,5号能凑齐人马就不错了,但斯大林不管三七二十一,严令朱可夫有多少人也要迅速出击。结果,加第4坦克集团军一起4个集团军25万人马,在缺乏装备和弹药的情况下仓促发动进攻,苏军损失三分之一,400辆坦克损失了300辆,而德军仅仅损失5000人左右。对这个重大损失,苏军统帅部既着急又无可奈何。

另一方面,苏军的正面进攻难以突破,迂回包抄成为战略战术调整关键。为了保住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先后派出了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位统帅部大将坐阵指挥,结果不仅没有解除德军对第62、第64两个集团军的围困局面,还使苏军对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正面进攻举步维艰,从9月5日到12日,朱可夫的4个集团军仅仅前进了几公里,有的甚至还在原地踏步。战场形势逼迫苏军统帅部要调整进攻策略。

从这个层面讲,朱可夫的进攻失利以后,斯大林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召回莫斯科商量对策,在充分听取二人对战场的分析报告后,他让二人准备一份详细的反攻计划,而且要求只能他们三人和他的助手安东诺夫知道,这就是“天王星行动”计划的起始。

02“天王星行动”先打弱后打强,罗马尼亚军队成为首选

在制定反攻计划前,苏军统帅部为了便于战役指挥,将斯大林格勒战场划分为三个方面军来防御,即西南方面军由瓦杜丁中将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

“天王星行动”计划刚开始是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共同起草,他俩不断地从前线到莫斯科来回奔波,有时候甚至直接在前线面对着德军的前沿部署制定反攻草案,计划初稿出来后,前线方面军还都不知道下一步会有这么大进攻行动。当10月底苏军统帅部将计划公开到方面军司令部时,大家才知道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攻,“天王星行动”由此展开。

按照计划部署,瓦杜丁的西南方面军作为行动主力,其作战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御阵线,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叶缅廖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防御阵线,在卡拉奇与瓦杜丁汇合。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方向实施辅助攻击,以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之所以选择从罗马尼亚仆从军入手,是因为德军的仆从军士气低落、逃亡率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战斗力相比德军要低很多。为了取得兵力和进攻优势,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顿河地区配置了100多万的兵力,有13500门火炮和迫击炮,更配备了100多个火箭炮连进行火力支援。在这100多万兵力里,有4个坦克军、3个机械化军和14个坦克旅以及大批的坦克团。由于苏军预先对反攻计划从制定到实施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和管制,包括部队部署和通信调动都采取了保护措施,所以直到战斗打响,德军并没掌握苏军的反攻情况。

从这个层面讲,苏军制定反攻计划是有备而来,而对包围圈中的保卢斯第6集团军来说,正经受着严寒到来和兵力补给不足的困扰,正面有苏军第62、64两个集团军的袭扰,侧翼有苏军的三个方面军预备队包围而来,这也是德军统帅部仓促调集曼施坦因组建顿河集群紧急救援的原因。

03苏军为什么选择先打罗马尼亚军队,有其客观原因

对于苏军的反攻,德军统帅部也并不是一点情报没有掌握,当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北线集结时,德军内部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分歧。11月6日,德军东线外军处就专门撰写了一份敌情分析报告,指出苏军可能对保卢斯在卡拉奇突出部有针对性的进攻行动,但并没引起德军足够重视。而苏军之所以选择从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下手,也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一方面,德军统帅部一直想调动罗马尼亚军队的积极性。由于罗马尼亚与苏联的敌视关系,客观上使罗马尼亚军队成为了德军闪击苏联数量最多、战斗力相对也较强的一支仆从军队伍。但由于德军在指挥体制上的限制,前线司令官们又经常与罗马尼亚军队出现指挥不协调和作战顾此失彼的问题。这个情况客观就成了苏军首先打击罗马尼亚军队的最好机会,德军虽然认识到这个问题,但直到曼施坦因组建顿河集群时,才勉强解决了这个难题。

另一方面,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部署存在漏洞。对于保卢斯第6集团军来说,经过近4个月的苦战,其作战兵力不仅疲惫不堪而且还战线拖得太长补给严重不足,与之相对应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因兼顾A、B两个战役集团而顾头顾不了尾,对于苏军来说,这个时机先围歼第6集团军的侧翼仆从军,再对卡拉奇突出部的保卢斯展开打击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苏军统帅部想了几个月才想出的妙计之一。

还有一方面,苏军有基辅包围战和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失利的教训。在这次反攻行动中,苏军特别重视避免再次遭到德军反包围的事情发生。应该说,“天王星行动”是经过周密筹划和精心部署的一次成功反攻行动。

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二战苏德战争的分水岭,“天王星”反攻计划是其重头戏。正因为苏军在制定计划时经过了认真的分析和调研,充分认清了德军与仆从军在指挥和协调上的问题漏洞,从而确保了反攻行动一气呵成,打赢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就水到渠成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苏德战争1941-1945》

精彩推荐: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铁木辛哥判断失误进攻受阻,30万苏军被围歼

二战苏德战争,曼施坦因冬季风暴为何半途而废?与天王星行动撞车

二战库班空战,苏联空军战斗力得到提升,重获南线战场主动权

二战隆美尔折戟阿拉曼,为何是突尼斯战役的序幕?兵力悬殊太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3f95c94470e770b6bac918a45160f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