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凌海市双羊镇久字村传来喜讯,“久字村经济合作社”和“锦州市供销为农有限公司直采基地”正式挂牌,村委会与锦州市供销为农公司签定农产品购销协议,首单3000多斤黄瓜和西红柿由供销为农公司义务派出冷链车“出村进城”,市农业中心、市妇婴医院等单位主动接收,实现农产品供销“内循环”,农企对接、产销对接再结硕果!
久字村位于凌海市双羊镇政府东侧3公里,下辖4个自然屯,共有614户、2028口人。全村耕地面积约6000亩,以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辣椒、裸地菜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产品销售基本依靠坐等收购商上门收购。传统的种植品种加之落后的销售模式,导致农户收入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2021年9月,市委组织部向久字村派出“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第一书记”到任后,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走访村民代表,充分挖掘地区优势,在市供销社的指导下,大胆提出了“成立‘久字村经济合作社’,借助供销合作社销售优势,打造‘订单式种植’+‘平台式销售’的一站式农业产销新模式”的想法。在市委组织部和双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久字村经济合作社”成立 ,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加入,打破了以往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市供销社发挥“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合作社调整种植品种,为其产品销售保驾护航,“农产品销售难”、“农产品卖不上价格”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年初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市供销社主动对接“第一书记”群体,已经通过四个县区的“第一书记”微信群开展订单业务。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配送、大客户福利、京东馆“第一书记专柜”、直播带货、微信群等多元化销售平台,帮助农户销售滞销蔬菜50余吨,其中为“第一书记”所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20余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架起产销对接桥梁,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编校|王玲 刘诗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2ee5b2e161e118f24e2547d3980e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