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5位诺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得出一个结论,直接指向中国

2022-08-29     一耿历史

原标题:1988年,75位诺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得出一个结论,直接指向中国

引言

韩愈《师说》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这一类人也被称之为“专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信奉科学和真理。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人们对于专家的权威都是十分信服和信赖的。

在大多数时候,无论是哪个领域内顶尖的专家,他们都会受到民众的普遍尊重,他们的研究结论也会引发公众的普遍重视,毕竟这代表着这些专家所在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他们的前瞻性观点对于社会和科技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众多专家之中,获得过诺尔贝奖的,无疑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公元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正式签订,根据其遗嘱,他的遗产将用于设立基金会进行投资,并利用遗产利息建立一系列奖项,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这部分遗产高达3100万瑞典克朗。1897年,挪威议会通过并开始执行诺贝尔的遗嘱,1901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上,诺贝尔奖被首次颁授。

从这一年到今年10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和平奖除外)的人,无一不是所在领域的泰斗级专家。由于诺贝尔奖堪称是世界科学领域和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无可争议的顶尖人才,备受各国政府及民众礼遇重视,他们的意见也具有极大的分量。

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知名科学家都参与到一项研究中来,而这项研究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人类将来的命运,也关系着整个世界前进的方向。直到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研究出了一个结论,直接指向中国,并且如今正在逐步实现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且听子渊慢慢道来。

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中,其生产社会化和个人主义私有化的核心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资本主义因其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这种社会制度下的个人为了寻求自身利益,会不顾伦理道德与法律的禁令,甚至还会罔顾集体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族群逐渐分裂,国家也随之不断分裂,譬如现在的欧洲各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有一部分相关专家悲观地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极端就是自我毁灭,再加上其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不少专家们断定资本主义不可能代表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于专家们已经对资本主义失望,全世界的目光便聚焦于社会主义。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内部矛盾逐渐积累,徘徊在失败和解体边缘,眼看着就将要退出历史潮流。对这些专家而言,资本主义发展的极端是自我毁灭,但苏式社会主义似乎也行不通,因此他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担忧。

02

1988年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各国专家学者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法国巴黎,共同探讨人类命运,研究世界的未来。经过几天的讨论研究,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了一致,他们不仅为西方的资本主义的未来感到失望,而且全盘否定了苏式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那么,人类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会议后联合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要知道这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各自领域中最顶尖的专家,代表着整个世界的智慧,他们的联合宣言是很有分量的。

为什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结论会直指中国?原来,在他们看来,唯一能够挽救世界的方向是东方,唯一可行的模式是中国的特色制度。这个结论出乎世界上很多人的意料,一时间舆论哗然,毕竟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还处于艰苦探索的时期,经济方面并不出色,与许多发展中国家比起来都相形见绌。

时光荏苒,在2020年的今天,我们终于发现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不愧是专家中的专家——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之下,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腾飞,这证明了中国发展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也是拥有巨大潜力和优越性的。可以预见的是,来自东方中国的古老文化和智慧,将会成为解决世界各国发展方向的一把金钥匙。中国也将作为其引领者,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带领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进步。

结语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有言,“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也认为“存在即合理”,意思是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其道理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这显然是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的,是经过数千年实践证明的。时至今日,中国文化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中国也是唯一一个古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恰恰是说明了中国古老智慧的正确性,而中国智慧也确实是值得世界学习的。

参考资料:《师说》《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法哲学原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2b5cfad30af5e098fb5d305f024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