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取消编制、薪资下调?事业单位改革,我们还有哪些误区?

距离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完成时间越来越近了,近两年事业单位的改革使更多人感受到了压力,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比如编制全部取消、工作人员下岗、工资下调等,那么这些消息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误解一 :事业单位要全面取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事业单位的种类有很多,包括财政全供,差供,自收自支等多种类型,那些财政全供承担管理功能的事业单位是不会取消编制的。

而对于承担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自身有能力维持经营,所以这部分的编制可能被收回

误解二:事业单位待遇变差?

有很多人会说,事业单位取消编制,那是不是工资福利就会变差了?

其实并不一定,关于薪资的浮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影响不大,有影响的是那些取消事业编的,也就是在这次改革中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的那部分人

以前某些单位因为受事业编的限制,虽然经营业务的收入很高,但是工资却是按定额发放的,以后这些单位编制取消,很可能会有更多的效益,工资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误解三:教师全面取消事业编?

据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国家已明确:今后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

所以,所谓的取消教师编制,取消的是高等教育,即大学教师的编制会被取消,不涉及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地区教师招聘仍是带编招聘,不影响稳定性,而且两会还强调,会增加教师工资,未来教师这个职业发展前景很好,仍是热门职业。

误区四:会有大批事业单位人员下岗?

事业单位改革以后一部分单位会转企,在转企业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员会调到其他的事业单位,同时有一部分人员会直接转企。

对于取消了事业编,又不服从调剂的人员,可能会存在“下岗”一说。因为在转企过程中,可能有的人会被转到其他事业单位,有的人会被转到企业。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人不服从调剂管理的现象,这部分人也将面临着失业。

有得必有失,得失之间,我们都应坦然面对,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明确发展目标,思索发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对抗事业单位改革给我们带来的风险。

总编:黄学锋

审核|责编:苏蔚斌

编辑|校对:张羽伦

来源:七一客户端

“天汉先锋”微信公众平台投稿邮箱

534896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