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切忌妖魔化|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因加拿大一枝黄花遭举报

2023-12-21     中国绿发会

原标题: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切忌妖魔化|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因加拿大一枝黄花遭举报

近日,笔者读到了大连英歌石植物园老孙头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外来入侵物种(IAS)管理提出了一些质疑,特别是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举报。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有一天,老孙头接到了一位热心市民的电话,声称他的园子里有一种名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是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威胁。这个电话成了一颗不安分的种子,悄悄在老孙头的花园里生根发芽。电话的背后,是一系列当地政府部门的来信、来电,对老孙头的花园提出了铲除的建议。他们言之凿凿,似乎这一枝黄花就是一场植物灾难的元凶。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原文:《一枝黄花真的有那么可怕?——谈花色变的背后逻辑》。该文指出:环境与植物的关系/互动,同时指明了目前对“外来入侵物种”(IAS)管理存在的误区,呼吁避免“洗脑式”传播和“运动式”清除的思路。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觉得,的确有必要对当下“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偏激来盘点盘点了。

图片来源:大连英歌石植物园老孙头

“这个加拿大一枝黄花还被说成是霸王花、植物杀手。你一上网就会看到各种恐怖的说法,好像世界就要被它毁灭掉一样,真的是太吓人了。”

文章开门见山地,老孙头首先就引用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强调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他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植物特质的变化。这一观点是科学的,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对于IAS的管理需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不要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

而且在文中,老孙头也提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的种植历史及表现。他表示,园内的这种植物并没有表现出侵占性。这也说明,所谓“入侵植物”在不同地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应该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评估其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要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传到最后仿佛变成了一种真理一般。

对于基层专家们的盲目信任,老孙头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地方专家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盲目信任导致了对一枝黄花的过度清除。这一点反映出IAS管理需要更多基于地方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而非简单依赖高层专家的名单。

最后,老孙头列举了一些在当地表现更为侵占性的植物,比如水荠菜、刚竹、菖蒲、连钱草、醉鱼草、芦苇什么什么的,—— 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它们的侵害、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更为明显。可见,许多“砖家”坐而论道的方式恐怕是跟实际出入很大的,这也就提醒了我们,在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中要有科学的眼光,不应仅仅因为某植物被列入某某名单,就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所有;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施策和应对(其实很多时候无需治理)。

难得有老孙头这种明白人。所以笔者读到那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时间,便已经转发给了多位学界朋友,收到了许多赞同的观点。可见,英雄所见略同。老孙头的观点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他通过自身经验提出的观点对当下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反思。笔者深感认同。

就像那莫名其妙、横空爆出、毫无依据的“一个福寿螺有6000条寄生虫”一样无脑论断一样,这个论断毫无数据支持、不可实验验证,却在多地疾控中心的反复宣传下,依然登堂入室仿佛成了“真理”。我们的科学精神呢?我们的“实事求是”的求是哲学呢?

未来,在我们国家、以及地方上的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中,我们恐怕还是需要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科学判断,避免“洗脑式”传播和“运动式”清除的盲目行为,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绿会融媒·BASE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END

本文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标注来源)。

作者 | 沈一杭

编辑 | Samantha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0ae059d75349de71adf2b51a6b8cd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