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条盗播链吸血《庆余年》,损失最大的却不是视频平台和剧方

2019-12-23   硬核八卦

若是11天前,你在网上揪一位观众问:《庆余年》是什么?

他大概会告诉你,是一部猫腻小说改编的剧,剧情有点沙雕,但还......挺好看的。

现在呢?

跟《庆余年》关联最紧密的词,不是庆帝陈道明,也不是吴刚陈萍萍,更不是来自二皇子的凝视。

而是付费50块!超!前!点!映!

视频平台,不断试探用户底线

此前,腾讯视频曾经在播放热剧《陈情令》时,以30块的价格解锁最后六集,提前观看大结局,在骂声中入账7500万以上

而后,又分别在《从前有座灵剑山》、《明月照我心》、《没有秘密的你》中再次尝试,其中部分剧的付费解锁还是与爱奇艺一起进行的

到了国民度更高的《庆余年》,这项骚操作,却在第22集就发生了。

也就是说,剧还没播到一半,平台就已控制不住薅羊毛的手。

付费点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先是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吃相难看。

有律师准备资料,打算起诉爱奇艺,却在查阅付费用户和平台的协议时大跌眼镜,协议不仅霸王条款和漏洞颇多,平台还在律师晒出截图后,偷偷摸摸的修改了部分内容。

起诉律师的微博

另外一位律师,在整理起诉腾讯视频的材料时,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图源:逻格斯logics

出了这等公关漏洞,两家自然要给回复。

腾讯视频方面回复的是,自己对消费者心理把握“不够体贴”。

爱奇艺则声称,初衷是想满足用户多元需求,但是“没太做好”。

行吧,对自己都挺宽容。

那改吧,腾讯和爱奇艺步伐一致,都修改了50元提前看六集的设定,只保留3元一集单点付费,可多看六集。

emmmmm,总感觉哪里不对呢?

以前超前点播的50元,是每周都超前六集,保持这个优势直到全剧完结。

改成现在的付费方式,剩下的24集,每周都单买的话,难道不是比50块钱打包还要贵上许多吗?

你说跳着买?直接看最后?不存在的!

可以解锁最近几集,但是不能直接跳到最新一集

这做法,让我想起小时候学的成语故事:

宋国有个老头养了一群猴子,因为家里穷,所以每天只喂七粒橡子。

他跟猴子们说,早上三粒,晚上四粒,怎么样?猴子们不干。

于是换成了早上四粒,晚上三粒,猴子们欣然同意......

这种来自大厂的傲慢,也为日后的舆论反噬埋下导火索。

缺少契约精神的视频平台

就在三天前,根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主任吴冠勇的数据,目前《庆余年》侵权链接已近40000条。

这还不包括存在网盘、和已经下载到本地的数目。

然后,监测中心又给了解释:这与片方、发行方、平台方把控不严有关。

最惨的是,不仅盗版吸血,平台尚未更新的后12集,包括大结局也泄露了。

本来普通用户、VIP用户、以及VIPPPP用户的观看进度就各自相差六集,剧情讨论时不易形成舆论爆点。

剧透一出,更是一盘散沙。

毫不夸张的说,庆余年的热度被直接腰斩。

目前腾讯视频端播放次数只有35.5亿次,后续也很难有大幅增长。

而根据《庆余年》剧情过半时26.7亿播放的超强热度,这部剧的点击原本能达到50亿,甚至更高。

关于超前点播付费这件事,说法很多:

认为平台贪得无厌的、认为优质内容制作成本偏高的、还有绕了一圈归结到明星片酬上的。

这件事其实并不复杂,归根结底就是

——契约精神的缺失。

为什么?

原本,所有钱和内容的事情,都可以在签订会员协议时商量。

根据公开的财报,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现在都在亏损。

想赚钱,你可以适度提高会员福利、再提高费用,你可以售卖热剧衍生的周边产品,你可以把控自制剧的项目审核,减少烂片坏账的概率,有各种办法可以尝试。

图源:肉叔电影

但是,你不能随意破坏已有的“契约”。

你不能修改已经签好的会员协议。

设置会员广告、超前点播就是对会员契约的恶意破坏,若一个平台对用户建立了“不守契约”的形象,那么下一次,平台就很难再从用户腰包里掏钱了。

信任易碎的道理谁都懂,可惜有些团队眼里只有钱。

都不如范思辙!

损失最大的是谁?

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全年总票房,从457亿、559亿到607亿。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票房是怎么成为2019年全球第四的?

观众一张一张票买出来的。

盗版链接一个一个举报出来的。

网剧方面,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2月底,爱奇艺付费会员规模达6010万,腾讯视频付费会员已达6259万。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损失,看似只有一部《庆余年》,实际上不止于此。

最惨的群体,其实是那些支持正版、为喜欢的剧付钱的会员。

被付费的平台当提款机不说,还要被不花钱看盗版的人挤兑嘲笑。

会员到期后,还有几个人愿意继续付费?

都不如王启年!

从一毛不拔,到自愿为优质内容付费,是中国观众多少年才养成的习惯?

限薪令之下,市场整顿,行业洗牌,鲜肉流量无路可走,影视业刚开始良性运转。

《庆余年》这一次,从报复性的分享盗链、到带着情绪的安利盗版,全民狂欢数天,表面上是基于两大视频平台的行为反噬。

实际上,受损最严重的不是视频网站和剧方。

而是靠着一场场官司、一场场骂战艰难建立起的“版权意识”。

经此一役,内地观众的版权意识,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悲哀的是,面对盗版吸血,却没人能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不要看,因为视频平台做的实在太绝了。

涸泽而渔,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