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1
很多妈妈都为孩子上课不专心,做作业时写一下就玩一会而苦恼。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专心?”
今天给大家分享3件锻炼孩子专注力的法宝。
小小鱼从一岁多开始接触阅读,刚开始是我跟他妈妈给他讲故事。
这样持续到4岁多,他就开始自己翻那些我们读过的绘本。
有时一个人在房间里安静地读。
每次能坚持读3-5本故事书,不会分神,会沉浸在故事书的情节或者自己的想象之中。
而如今宅在家里,没有去学校上课的日子。
几乎网课一停下就钻进自己的书里了。
我不得不规定他每天的运动项目:跳绳或者拍篮球。
有空的时候带他出门去运动。
因为玩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
这跟专注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孩子玩的时候,我也会告诫家人,让他自己玩,不要干涉,不要指指点点。
因为那样会破坏他的专注力。
如今他在专注力上是比较好的。
前几天带他在仓库那边。
因为灯坏掉了,我们请了师傅在修理。
而他捧着书一直坐在椅子上安静地读着。
师傅觉得很奇怪,说自己家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几乎坐不住,总是动个不停,更没见他安静地阅读过,问我是怎么教的。
其实,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已经有了五六年的培养。
如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而且阅读最需要安静和专注,可以说收获多多啊。
这3件法宝总结起来就是“阅读+运动+不打扰”,很简单!
也送给平台的爸妈们,接下来我们详细谈谈方法吧。
2
为什么说阅读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先看看孩子的几种表现。
很多妈妈说,“孩子看喜欢的电视时,能一动不动安静得不得了。”
“孩子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时,非常专注。”
“孩子在外边观察一群蚂蚁搬运虫子时很认真。”
你看,其实孩子们是能专注起来的。
可以说,专注是一件人人都有的能力,只是强弱不同罢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想谁遇见了都会端倪一番吧。
只是有的人能观看久一些,细致一些。
有的人却瞧一眼就转身看其他的东西去了。
孩子的年龄不同,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也会不同。
普遍来说是年龄越大,专注力会变强。
但是缺乏引导的一些孩子,可能会一直停留在比较短暂的阶段。
怎么让孩子的专注力变强?
那就是先培养孩子的兴趣,抓住了他们的兴趣之门,那就能好好去培养专注力了。
阅读就是如此。
一个孩子一旦爱上了阅读,那就步入了专注力培养的快车道。
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办法,而我发现阅读更高效、简单一些。
刚开始,孩子不会表现出那么爱阅读的。
记得小小鱼一岁多,我拿着书给他讲,他也只看看上去的图,指一指就跑开了。
直到后来我找到了一些玩具书(比如洞洞书、异形书),这时让他产生了兴趣。
开始玩这些书,其实更像玩具。
而他对那些故事的兴趣却不大。
后来我明白,这个年龄的孩子,根本不会喜欢你的故事。
他们更喜欢视觉上的刺激。
但是慢慢的,随着他理解能力的增强,到了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听我讲简单的故事。
到了三四岁,几乎所有的绘本都能讲了。
而他最爱的还是恐龙系列的一些绘本,还有科普类型的书籍。
阅读的时间从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直到如今的一个小时(如果不叫他,能一口气读完一本长长的故事书)。
阅读的书籍字数不断增多,专注力保持的时间也不断增长。
有了阅读习惯,专注力似乎会跟着阅读一起前进。
二者相辅相成,像一对好兄弟。
有妈妈说,孩子平时不阅读,一阅读就觉得吃力。
那不是他不识字,其实也读到了小学三年级了,认识很多字,但就是坐不住,一看书就漫不经心,屋子里有一点响动就凑了过去。
这是孩子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他没有形成有效的阅读能力。
比如阅读需要认真地看之外,还需要思考整合。
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锻炼。
所以这就是为何我一直提倡在孩子3岁前开始亲子阅读。
这样到了六七岁时,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孩子早已经有了阅读习惯。
当孩子在早期听妈妈讲故事时,或者在爸爸的怀里听故事时,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这里,我是他们最重要的人。
而且听他们讲故事是多么有趣啊!
其实就算故事没有趣,能这样依偎着爸妈也是很好的。
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小心思,会经常找你给他读故事的。
这样慢慢训练,他们就会不可救药地爱上阅读。
就算有一天父母没给自己讲故事,但我还是想去好好地读一读。
这是我们偶遇的一只小蜗牛,它在找什么呢?
3
第二件法宝就是运动。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专注做一件事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张素的浓度都很高。而运动也能让大脑自动分泌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都跟学习与记忆有关,所以孩子运动后,他们的记忆力反而会更强一些。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些学霸还是运动高手。
在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累的时候,不妨带他去楼下玩一玩再回来继续做。
这时他的心情更好,脑子更灵活。
说不定之前在那磨蹭半天的作业,一下子就做完了。
在放松的状态下,效率往往会很高。
所以不要一直僵持在那里,责备孩子磨蹭。
不如换换脑袋,运动一下。
而且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这样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孩子专注起来才能玩好。
所以,与其给孩子报些乱七八糟的专注力培训班。
不如好好陪着孩子定期去打打球。
这是小小鱼上幼儿园时的一次手工活动—做一个小板凳
4
第三件法宝就是“不打扰”。
所以请努力做一个不打搅孩子的父母。
喜欢帮孩子扫除麻烦,是很多父母乐此不疲地在做的事。
好像只有孩子的行为或者动作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才能把心放回肚子,否则会一直提醒、纠错,甚至是责骂。
有时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在孩子学习或者玩耍的时候,一会递水送水果,一会提醒离得太近,一会又指责孩子做得不好。
我记得儿子3岁的时候,我常陪他去公园玩捞鱼的游戏,那是一个非常需要专注的游戏,因为要手眼配合才能捞到。
每次去了那儿,就会见到各种指点孩子的父母。
有一个妈妈让我印象深刻,那个小男孩两岁多的样子,捞的时候,有时因为动作过大就溅起水花在手上,妈妈赶紧说停下,擦擦手,这水脏。
过了一会又说:“为什么总捞不着,快去捞那条,这条,这条……快呀!”
情急之下还一把抓住孩子的手去捞。
她没有看到孩子那不舒服的表情,而只是按照自己理想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达成目标。
可是她忘记了,这不是工作和比赛,这是孩子的时间。
快或者慢,捞得多或者少,都没有关系,孩子没有去设定目标。
只是专心地去追着,玩着,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
每次这种时候,不如少说点,躲开点,做一个安静地守望者。
另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我推荐一些手眼协调的游戏:比如好的积木,走迷宫,或者拼图,找不同等,都能加强孩子的选择性专注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还有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比如隔空声音辨物,我们让孩子背对着,敲打物品,让孩子听声音分辨物品,或者我们轻声说话,让孩子根据我们的嘴唇和声音猜我们说了什么。
如果有合适的专注力训练教具,在家每天陪孩子练习一会,也可以考虑,但是一定要认真地陪孩子去做。
可以说,安静的家庭成长环境和父母的用心陪伴,才能用让这些培养专注力力的法宝发挥真正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