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整理术 | 4个步骤,重塑你的大脑,让你1天过出48小时的质量

2019-07-30     书语人间




今天,灵遥将为大家带来一本新书《大脑整理术》,它的作者约翰 · B · 雅顿是一位脑科学专家。

在这本书里,他将从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帮助你重塑大脑,让你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你的注意力与记忆力,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01.

重塑大脑,你也可以!


近年来,脑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

从你出生开始,你的大脑,就在不断地被各种经历所改变着。

举个例子,过去的一段不被人的喜欢的记忆,可能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我不值得被喜欢”的印象。于是,你可能会在别人主动对你示好时,感到慌乱与不知所措,让“我不值得被喜欢”这个自我预言一再地应验。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相似的事情发生时,及时地觉察到这一点,你将有机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就是这么的神奇。




只要你了解了,嗯,大脑的工作原理。

那么,我们的大脑都是如何在运作呢?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你新学了一道菜,味道还不错。于是,你打算把它做给你的朋友吃。然后,你来到了你朋友的家里,又做了一次。结果发现,无论是切菜、炒菜还是放调料,你都比第一次做的时候,更加熟练了。

这是因为,当你在做菜的时候,你大脑里与做这道菜有关的神经元,在不停地发生着连接,强化着你的行为,直到它形成一个自发性行为,就像拿起筷子夹菜,与洗脸刷牙一样。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很容易从人群里脱颖而出”,说得就是这个。




02.

重塑大脑第一步:聚精会神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你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了,我们来一起看看,重塑大脑的第一步 —— 聚精会神。

想要学会,并学好一门技能,没有什么比专注更重要了。

因为,你只有对你自己想重复,或者记住的情景、新的行为以及记忆加以聚精会神的关注,你才能够让你的额叶活跃起来,大脑的其他区域也会跟着忙碌起来。

这样,你就“启动”了你的大脑。




然而,在信息洪流里,想要做到“专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被脑海里纷繁复杂的思绪所干扰,明明手里正在做着策划案,脑子里想着的,却是晚上要和男朋友去哪里约会。

结果,你不仅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心情也越来越糟糕。




那么,如何练就超强专注力呢?

在书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5个法则:

  1. 有节奏地、深度地、从容地呼吸;
  2. 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里,进行思考(比如,你可以去公司的会议室里写策划案);
  3. 放松你的身体,坐着,或是伸展你的四肢
  4. 对任何事情保持一种接纳,让它发生;
  5.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


一起来试试吧。




03.

重塑大脑第二步:努力练习


改变发生的前提,是练习。

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你的大脑也会更加地活跃,并且在遇到问题后,优先你的情绪做出反应,指示你的身体,做出最理智的决定。

特别是在焦虑感来临时,那些清楚地了在焦虑来临时,自己的大脑都在想些什么的人,不仅对控制焦虑情绪更有信心,也能够轻松地放下自己脑海里的不合理猜测,积极地寻找应对的良方。




那么,如何通过重构思维来积极应对挑战呢?

答案是,换一种方式来描述一件过去发生过的、类似的事情。

举个例子,在聊到一次发生在过去的演讲时,如果你的记忆里,大多数浮现的,都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情,如,手势过多、忘了台词、与观众的互动不够,那么,你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演讲的人,并在下一次演讲前过度紧张。

但是,如果你能够多去回想这次演讲中,美好的场景,或是你的取得的进步,如,你完整地记下了台词、在演讲时有几个人聚精会神地看着你、你站到了台上,那么,你会给自己更多信心,并愿意做出更多与演讲有关的尝试。

所以,化解焦虑的方法,不是对焦虑视而不见,而是多去思考成功的经验,与积极的一面。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练习次数增多,你也会在遇到类似的场景后,下意识地去积极地看待问题,焦虑就再也阻碍不了你前行的脚步了。




04.

重塑大脑第三步:轻松自如


在坚持不断地练习后,你终于能够轻松自如地去做一件事情了。

恭喜你,它已经是你的了,并且,日复一日地实践,还能让你毫不费力地做这件事情,无论是修修补补,是做饭,还是用一门新的语言与外国人自如地对话。

然而,在做到轻松自如前,你还得学会摆脱过程中的消极情绪。

如果说,别人的不理解与嫌弃还有可能激起一个人心底的“不服气”,那么,你自己对自己的不理解与否定,更容易成为一个“弃疗”的借口。

因为,你才是你生活的讲述者。




举个例子,你来到了一家公司里,老板布置给了你一个研究课题,要求你在一周后交。打开这个文档后,你发现,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课题,你压根就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任务。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 是把它当成一个挑战,还是怀疑自己呢?

一般来说,把它当成挑战的人,会积极地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想法子去解决掉它,从中学到新的解决问题方法,而怀疑自己做不到的人,往往会采取拖延战术,结果,真的做不好它。

所以,纵使生活不易,你也得学会保持乐观,看到缝隙里透过的阳光。




如果你看问题,常常很悲观,那么,下面4种技巧,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1. 灰色地带思维方式: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在“绝对可以”与“绝对不行”间,有很多可以谈的空间;
  2. 场景检查:做好最坏的打算,努力去做,哪怕没做到,至少不后悔;
  3. 机会发现者:看到场景里的机会,而不是困难
  4. 问题外化:不好的事情发生后,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别人的原因,别傻傻地把锅抗在了自己身上。


其实,事情真的没有那些糟糕。那些曾经你觉得熬不过去的日子,你一定也能在未来,笑着把它们说出来。




05.

重塑大脑第四步:坚持不懈


“重塑大脑”的最后一步,是继续实践,反复练习,直到它彻底内化成你身体的一部分。

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这个社会里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个可能的机会,一个别人的成功案例,都很容易吸引到你的目光,让你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去四处取经。

另一方面,身体的不适,会很容易也很容易让你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聊到了如何提高专注力,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看看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




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一步,是合理地安排你的饮食。

一方面,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人,常常因为忙碌顾不上早饭。

其实,一顿丰盛的早餐,能够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路,还有积极的情绪。因为,对你的大脑来说,早餐时基本的能量源。

只有吃了早餐,你的大脑才能够保持足够的注意力,记住你学到的知识,这就像你的车,只有加了油,才能顺趟地开起来。




另一方面,饮食搭配不均衡,也是很多人的问题。

在谈到“吃”这件事情,我们常常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感,放任自己去吃汉堡、薯条、比萨饼等重加工的食物,不愿去吃那些对我们身体有帮助的食物。

但是,你知道吗?—— 维生素与矿物元素的缺乏,不仅容易引发肥胖,还会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二步,是保证充足的睡眠。

曾几何时,熬夜赶进度,成了一种潮流,仿佛不工作到个凌晨1、2点,你这一天就白过了。

然而,睡眠对大脑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规律性的睡眠,会造成多方面的问题。




举个例子,很多人会在熬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直线下降。

这是因为,只有在进入了深度睡眠后,你的体力才能得到修复,而你白天不稳定的记忆痕迹,也会被重新组合成更持久的记忆痕迹,让你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固。

所以,如果你希望让你的工作效率翻倍,一定不是熬夜加班加点干活,而是在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总是360度无死角地优秀。

与其说他们是天赋喜人,智商高人一等,不如说,他们都是懂得科学使用大脑,高度自律的人。

比如,他们会在晚上11点钟的时候,早早地躺上床休息,而不会任由自己刷微博、刷抖音、看小说、打游戏到凌晨时分。 而当你早上还在被窝里酣睡时,他们早早地就起了床,穿上了跑鞋与健身服,沐浴在了阳光下。

正是这一点点的不同,让你们的距离越来越远,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已经毫不费力地走到了我们前面。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一切的前提。

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均衡饮食,这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让大脑高效运转,激发最大潜力的不好法门。

所以,请好好照顾自己,好吗?

祝好!


注:思维导图来自武灵遥,其他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w-YYGwBUcHTFCnfs8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