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时轮坦特拉》这样记述:那个没有痛苦和忧伤的美丽地方,拥有雪山,森林,圣湖和一地花香的理想国度,她的名字叫“香格里拉”又名“香巴拉”。
木里县寸冬海子
在四川省凉山州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处被一个美籍奥地利人,一个伟大的人类学家、植物学家,一个传奇的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称为“木里王国”的地方。1920年,洛克受美国农业部的委托,到东方寻找一种叫大枫子树的植物。但他达中国西南部的木里王国后,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而沉醉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曾在和朋友的信件中这样说,"我情愿死在这美丽的大山里,也不要死在医院冰冷的床上。" 当年洛克探险木里留下的很多历史遗迹和文物。比如洛克的护照和致木里大喇嘛信函,还在凉山州博物馆的库房中保存着。这批信函通过2018年11月24日凉山借《魅力中国城》竞演,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闻名西方世界的著名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凉山木里的历史记忆。约瑟夫洛克在第一次请求向老木里土司入境考察被拒绝后,为了能顺利达到目的,居然以中文官方格式,伪造了自己美国农林部专员的身份、公章、护照、公函,所有一切手段就是为了能到达木里藏区考察的目的。新任木里土司在接受他的公函后,热情地接待他,并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了洛克此行考察的人身安全。这些文物的展示体现出约瑟夫·洛克与凉山木里深深地历史渊源。
洛克的官函
洛克的护照
洛克的官函
他分别于1924年、1928年、1929年三次探访“木里王国”,并将将所见所闻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的游记提到:“那是佛教王国的圣洁之地……上帝浏览的花园”。洛克的游记引起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希尔顿也深深迷恋洛克游记里的这片东方世外桃源。于是,这个大胆的英国人在没有亲身来过的情况下写出一本风靡世界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这本书里,“香格里拉”第一次闯入人们的视野。书中描述的香格里拉,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 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英文版《消失的地平线》
90年过去了,香格里拉在人们的寻找和想象中被一次次定格,似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如同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各说不一。然而,香格里拉源于约瑟夫.洛克在木里王国考察所写的所见所闻,却是不争的事实。洛克当年三次进入木里王国到稻城亚丁之间考察的路线,现在被称为“洛克线路”,成为中国十大穿越路线之一。而木里县这个洛克所写到的曾经的“木里王国”,犹如空谷幽兰,慢慢向外界吐露着幽香。
木里县城
木里县,全称为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2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另外一个是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东临冕宁、九龙县,南连盐源、宁蒗、玉龙,西接稻城、香格里拉县,北通理塘、雅江、康定县。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和宗教等原因,特别是木里与云南藏区和甘孜藏区紧密相连的特殊地缘结构,使木里藏区与西藏和康巴藏区联系紧密,成为四川乃至全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为鲜明的特点。
木里区域图
木里县森林资源特别丰富,木里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4.14万公顷,其中林地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3%,活立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以县为单位居全国之首,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之中,孕育了绝世的美景。
洛克1924年拍摄的巴登娜姆神山
寸冬海子,位于木里县城西北部海拔3404米的康坞山顶,距县城35公里。海子面积5000多亩,属高原积水湖泊。海子呈南北走向,四面环山,山上森林茂密,绿草成茵,古木参天。山环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形成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湖水中有一块块形状各异的草甸镶嵌在蔚蓝色的湖面上,仿佛将湖面分割成了若干美丽的小湖泊,非常奇特。
寸冬海子
寸冬海子
云揽堡瀑布位于木里县沙湾乡境内,在山腰绿树掩映中,一道飞瀑如脱缰的野马冲泻而下,形成了奇特的两级飞瀑和冲天而起的漫天水雾。附近的群众每年都有到此“转水”的习俗。木里活佛到瓦尔寨大寺轮值时,要先到此处沐浴,再到云揽堡瀑布右上方的“神仙溶洞”中诵经后,才前往瓦尔寨大寺。
云揽堡瀑布
可能在很多人心里,牛背山就是最好的观景平台,但当你登上木里玛娜茶金观景台的那一刻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到巅峰至极。站在玛娜茶金上,三座三怙[hù]主雪山整齐的以品字形出现在眼前,近得仿佛触手可及,整座山脉,数十座5000米以上山峰一字排开,绵延几百公里,其壮观和震撼力,世间难得。
玛娜茶金观景台
玛娜茶金观景台
玛娜茶金观景台
玛娜茶金观景台
东朗藏乡的碉楼藏式古民居,美得像是一张岁月的老照片,满满都是风情。
木里藏民居
木里东朗乡
木里藏民居
在俄亚乡境内的俄亚大村,保留着当今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大村内各户房屋依山而建,几十家几百户彼此相连,鳞次栉比,形似蜂巢,十分壮观。
俄亚大村
木里大寺,木里噶丹喜珠曲勒朗巴吉瓦林(俗称木里大寺),位于桃坝乡你易店村,地处无量河(木里河)中游西岸达尼牙布山东侧海拔约2637米的台地上,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饶迥巴·桑登桑布仿拉萨哲蚌寺的格局奠基并主持修建,1659年初具规模。清顺治十八年(1661)建成20柱大经堂和觉厘佛殿,清康熙八年(1669)扩建,整个建筑群占地8万余平方米,是境内最宏大的黄教寺庙。
木里大寺
康坞大寺,克翁德瓦金索南达吉林(俗称康坞大寺或枯鲁大寺)位于康坞山顶海拔3407米的牧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乃登·崔称桑布主持修建。藏历火狗年清顺治三年,1646)活佛昂旺衮曲和土司崔称桑布主持修建大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已具相当规模。
康坞大寺
木里县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黄金。境内已发现的金属矿种有镍、铜、岩金、砂金等17种。沙湾乡梭罗沟金矿、水洛乡耳泽金矿均为中型矿。在123处矿产地中,岩金矿15处,砂金矿21处,占所发现矿产地的29%,素有“黄金王国”之称。仅耳泽矿区黄金储量达 10810千克,全县储量约3510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