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矿工,用身体撑起一个家

2019-06-05     济宁同城圈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中提到,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800处左右。

而作为全国七大煤田的兖州煤田,也有众多煤矿。兴隆煤矿,新驿煤矿,古城煤矿,杨村煤矿……大大小小的煤矿,奠定了兖州今天的繁荣。但是对于煤矿工人你了解多少?


煤矿工人的一天

众所周知,煤矿工人很辛苦,而所有工种里面一线井下采煤工人是最最辛苦的,其他工种依其离采掘面的远近,辛苦程度依次减弱。

在规范的矿上,井下煤矿工人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任务紧的时候三班倒,每班8小时。

下井前的准备过程

(1)规范的煤矿要换衣服,包括内衣都要换掉。不仅是因为井下脏,而是防止个人衣物摩擦产生静电,在井下打起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2)领取个人矿灯(前一天充好电)、矿帽、自救氧气发生器。当班的组长要负责一组矿工,包括提醒新矿工,除了矿上发的,所有的电子设备严格禁止下井,防止瓦斯爆炸。



准备下井了,等待罐笼走钩


排队进入罐笼口


一位老工人的特写,手里拿的是矿灯和自救器

每个下井人员必须佩戴

(自救器,矿灯,绝缘胶靴,工作服,安全帽)


进入罐笼里的工人,有点像电梯,但速度比电梯快N倍

500米的井30秒左右就到了。


到了井下,第一件事就是考勤,安全帽里有磁感应装置


等待考勤。。。。


这是井底车场。工人要坐这些车去工作面完成自己的工作


猴车,到达工作面的交通工具


工作面——综采


煤矿有很多工区,综采、运班、准备、掘进、机电……而这些工区里,最常与煤层打交道的就是综采。这也是一座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最前线!


煤层从几米到几十米,开采方式也是分为:炮采、综采、普采。而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综采。


大型的采煤机旋转,采煤机上有很多钻头,顷刻间就能将煤层上的煤炭采出,而下面就是皮带,直接将采出的煤炭运出工作面。


在工作面,不仅有综采工区的采煤工人,还有安检员,守护着煤矿工人的安全。


最艰难的地方需要我们挺进,最危险的地方需要我们排查!


对于要在工作面呆8个小时的煤矿工人来说,中间这顿饭是极其简单的,从井上带下来的馒头、饼干,还有家里准备的小菜用小饭盒装着,而这些要放在布兜里好好裹着,因为井下有很多老鼠,一不留神就容易钻进老鼠。


他们的脸上有最执着的笑容

地层深处,没有白天与黑夜。无论走到哪里,都只有矿灯的陪伴。

在几百米的井下,一呆就是8个小时,算上来回工作面的时间,看见阳光的时间屈指可数。对于煤矿工人来说,有时候趁着朝霞下井了,傍晚又赶着晚霞上来了!


早班、午班、晚班,三班倒的工作制,让煤矿工人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享受阳光,欣赏夜色。


不过在他们的脸上有着坚持,眼中也有着坚韧!


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这里是躲避所,也是休息、等待救援的最佳场所……



这里是地下指挥中心,在井下也一样能指挥救灾……



升井之后

在这种恶劣工作环境耗完所有精力之后,需要走路和坐危险的交通工具花一个小时上来,然后交还设备,最后洗澡换衣服变成正常人。

他们洗澡时,基本上是最放松的时候,通常都会兴高采烈地抽烟泡澡,把身体从内到外所有的煤都洗出来——每个从暗无天日的地下回来的人都值得好好享受这样的廉价的奢侈。


你们辛苦了!

生活君大学实习时曾在兖州的煤矿学习:下井准备(脱掉所有个人衣服,因为非棉类衣服有静电),换上下井工作服。点名,等待下井的|罐笼。几百米的距离,几十秒就可以到达。出罐笼的时候,温度很低,因为靠着出风口。再做小火车、猴车,步行,从地面到工作面紧走慢走也要40多分钟。工作面的温度很高,有大型采煤机,还有几米高的液压支架。在参观后,升到工作面时,要继续点名,洗澡。

而有的煤矿,工作面高度只有几十里面,人到工作面要完全弯着腰,稍微一抬头就是支架还有岩石。

对于煤矿工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高薪”,也有人是“高危”,其实对于每一个煤矿工人来说,背后都是一个家。

风驰电掣的列车,飞泻的钢水

闪烁的霓虹灯,拔地而起的高楼

都离不开煤炭业的发展 ,

更离不开煤矿工人的奉献

他们抡着洋镐,开着采煤机

被噪音震得浑身发麻,一天三班倒

阳光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

但他们依旧在自己的岗位坚持

他们是国家的“黑色脊梁”

是社会的“光明使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vDrGWwBmyVoG_1Z8f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