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类书:拿起来就放不下,因为的确好看;可放下去又怯于拿起来,因为不想一下子看完。
《沙丘》就属于这类作品。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科幻小说史上的传奇经典——《沙丘》,你的书单就永远留有遗憾。
在“世界清洁地球日”这天,读读《沙丘》吧。看完之后也许你会有一些深度的思考……人类渺小如微尘,我们应该敬畏宇宙中的所有生命体。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
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这部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刷爆了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拿遍了全球顶级科幻大奖。
o 入选“一生必读”榜单的100本书
o 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
o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
o 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o 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
o 《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
而人气和口碑的背后
《沙丘》还有更多的传奇故事
《沙丘》是第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
这部传奇科幻经典的作者弗兰克·赫伯特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之一,是与阿西莫夫并肩的大师。他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无人可以动摇。
天才导演大卫·林奇于1984年将《沙丘》拍摄成同名电影。
改编的电视短剧《沙丘魔堡》由“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获艾美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圣山》导演佐杜洛夫斯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异形》特效师吉格尔、《黑星》特效师奥班农、英国著名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法国漫画家莫比斯等大名鼎鼎的天才艺术家曾集结在一起,希望为了拍摄《沙丘》改编电影而战斗。
《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绝地武士的原力和光剑等设定,就完全脱胎于《沙丘》。
主人公失去了亲人,来到外星球后被当地原住民部落收留。主人公勾搭上部落首领的女儿,驯服了当地人特殊的坐骑,渐渐地让众人心悦诚服。由于居住的星球蕴含珍贵的资源原住民一直受到外来势力的欺压。于是,主人公率领原住民奋起反击,星球又恢复了和谐。是不是觉得《阿凡达》(Avatar)的故事情节有点熟悉?
没错,读过《沙丘》你会发现,很多故事原来都有一个经典模板。
2007年数据统计,《沙丘》全球销量远超1200万册,已然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
《沙丘》被改编成红遍全球的鼻祖级即时战略游戏《沙丘魔堡》,由此衍生出的《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成为每台电脑的“装机必备”。
再看看下面的花样晒书、晒周边、cosplay甚至是文身,你就能感受到全球读者对《沙丘》几近狂热的喜爱。
沙丘十字绣
厄拉科斯星球护照套
沙丘蛋糕
读者手绘主人公保罗
沙虫文身
沙丘桌游
那么,这部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作品
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表示酷毙了: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芝加哥论坛报》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外星星球比其他科幻作家所描绘的更完整、更细腻,完美地平衡了技术描写和心理描写。
——《华盛顿邮报》
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的确该找来读读。
——《纽约时报》
赫伯特对于这个星球的创造,包含了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对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是科幻史上一个伟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
——《路易斯维尔时报》
极强的感染力,情节令人信服,绝对天才的创意。
——《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独一无二。只有《指环王》可以与之媲美。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
——《合成人》作者帕特·卡蒂根
现代科幻史上的标杆之一,想象力创造上的丰碑。
——科幻作家P·斯凯勒·米勒
《沙丘》在故事的生动复杂方面,《沙丘》同金庸的小说有的一比。《沙丘》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终极思考,这个规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没有一本书会无缘无故地受到追捧,更没有一本书会无缘无故地被称为经典,这是我每次读《沙丘》时最直接的感受。
——豆瓣读者KrugDenise
在16岁那年,我第一次被《沙丘》打动,它成了我心目中的神作。八年来,很少有书能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包括《权力的游戏》《基地》《安德的游戏》和《指环王》。于是,我又重读了一遍《沙丘》,发现16岁那年的感动历久弥新。真的有那么棒吗?当然了!
——读者
人类渺小如微尘,你曾经在哪一刻体会到人类的渺小?搜索订阅号Kindle,更多科幻巨作等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