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长期激励调研报告

2019-07-26     未来智库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目录:

  • 概览篇
  • 高管薪酬篇
  • 长期激励篇
  • 长期激励专题篇

报告摘要:

概览篇

调研样本及数据来源说明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关键发现

高管薪酬篇

总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发现

总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

超六成行业总人工成本支付压力下降,教育业人工成本支付压力持续领先:

  • 2018年全行业总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为9.0%,各行业指标区间(3.5% - 48.8%)较2017年(3.4% - 53.5%) 略有缩小。
  • 超六成行业人工成本支付压力下降,教育行业作为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业虽人工成本压力依旧显著但较2017年有所下降,2018年达到48.8%。

总人工成本利润率

总人工成本利润率保持稳定,采矿业等传统工业行业连续三年稳定增长:

  • 2018年全行业人工成本利润率均值下降至1.02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整体而言较为稳定。
  • 2018年全行业人工成本利润率较2017 年略下降;近年来,伴随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效果显现,采矿业等传统工业行业公司加速转型升级,公司效益大幅改善,人工成本利润率稳步增长。

劳动生产率发现

人均营业收入

七成以上行业实现人均营业收入三年连续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领跑全行业:

  • 2018年全行业人均营业收入达到191 万元,超七成行业实现三年连续增长,全行业复合增长率为10%。
  • 伴随教育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近三年人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32%,综合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样增长显著,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26%和25%。

高管薪酬整体水平发现

高管薪酬费用率

全行业高管薪酬费用率连续三年稳定在0.7%左右,高管付薪效率无明显变化:

  • 2018年全行业高管薪酬费用率为0.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高管付薪效率变化不大。
  • 随着国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激励机制逐步到位,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近年虽为高管付薪效率最低的行业(5.4%),但付薪效率明显提高。

高管最高薪酬

超七成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突破百万大关,全行业达128万元:

  • 自2016年全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首次突破百万以来,连续三年延续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全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达128万元,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连续三年位列行业前三名。
  • 从变化情况来看,除金融业有所下降以外,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速显著,分别达到29%、28%。

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发现

同一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持续增加,采矿业差距明显:

  • 2018年全行业高管间薪酬差距系数区间为2.88-7.35,相较2017年(1.81 - 6.76)有所提高,采矿业高管间薪酬差距最大(7.35)。
  • 从变化情况来看,全行业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愈发显著,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近三年差距增大最为明显,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9%。

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发现

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持续增大,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

  • 2018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系数平均为9.47倍,近三年差距小幅增加。
  • 超八成行业近三年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增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薪酬差距虽较2017年小幅上涨,但仍为全行业差距最小(5.50),教育行业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逐渐缩小(5.75)。

各上市板块高管薪酬发现

A股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创业板涨幅最高:

  • 2018年深市主板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达146万元稳居领先地位,高于创业板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近五成。
  • 从变化情况来看,各板块高管薪酬均值保持稳定增长,深市主板涨幅最低,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8%。

各区域高管薪酬发现

高管最高薪酬均值地区排名格局基本维持不变,华北地区以133万领先:

  • 华北地区高管最高薪酬均值位列第一(133万元),西北、华中地区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增长势头强劲,分别为107万元、106万元,近三年西北地区涨幅最高(18%),华南地区有所回落(-2%)。
  • 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甘肃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及广东省,其中甘肃省、重庆市和江西省首次跻身前五,甘肃省涨幅高达62%。

各公司性质高管薪酬发现

各公司性质高管最高薪酬均有所增加,中央国有企业增幅最大:

  • 公众企业以高管最高薪酬均值260万保持领先地位,超出全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128万)2倍。
  • 在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人才等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涨幅处于领先地位,分别达到15%、12%。

长期激励篇

近年长期激励政策摘要回顾

政策层面的进一步规范与开放,为公司实施长期激励营造有利条件:

A股市场股权激励行业发现

制造业、信息技术和批发零售行业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头部行业:

A股市场股权激励总量发现

全行业来看,近半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激励总量占总股本比例有望超过2%:

A股市场股权激励对象发现

激励对象主要为公司高管和核心人才,九成公司将范围控制在总人数的20%以内:

  • 根据2018年度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且当年未公告终止计划的371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来看,年度总体激励人数占比的25分位- 75分位区间为3.06% - 13.93%,50分位接近7.00%。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90%的公司将激励对象人数控制在公司总人数的20.87%以内。
  • 激励人数占公司人数规模比例和公司人数规模成反比:公司人数规模越小,激励人数覆盖程度越高,且竞争差异化程度越高。

A股市场高管和非高管的激励力度发现

50%的公司高管人均持股市值在280万以上,非高管人均持股市值在56万以上:

  • 2018年高管人均持股市值50分位为280万,非高管人均激励持股市值50分位为56万,前者为后者5倍。
  • 从持股市值的对比情况来看,52%的公司授予高管的人均持股市值为非高管的1 - 5倍。
  • 从激励总量的分配情况来看,高管与非高管激励股份的占比主要集中在60%以内;56%的公司将激励高管的股份数量控制在激励总量的20%以内,并将80%以上的激励股份用于非高管核心团队。

长期激励专题篇

专题一:上市公司回购新规给股权激励带来的影响

《公司法》中股份回购条款的修订有利于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型的股权激励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股份回购有关规定做出修订,其中公司因“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专题二:科创板新规对上市后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影响

科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安排较现有制度更加开放、灵活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简称“上市规则”)对科创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要求相较于现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更开放和灵活,符合科创公司的需求。

专题三:科创板新规对拟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影响

引入员工持股计划的“闭环原则”和首发申报前制定、上市后实施的期权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报告。

关注公众号“未来智库”,及时获取最新内容。

(报告来源:德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s-KLmwB8g2yegNDpYXo.html